明伢子饭后闲聊

有心灵感动时,记录一点点感想,尽管缺乏使用文字的天赋,还是乐在其中。
个人资料
博文
安德森博士离开中国几个月,我就收到UM大学给我的秋季入学录取通知和I-20表,安德森博士给我提供了半奖的资助,包括全免学费和每周10小时助研工作,每月$250的薪酬。UM大学位于美国南部,当时的学费和生活费比较低,那时候一年所有费用只有$14,000左右,对于一般研究生来说这样的资助已经不错了。我抱着很大的希望去北京的美国大使馆申请签证,这是我第三次去那里申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在90年代出国留学时,中国学生申请到美国的自费留学,一般没有全奖很难拿到签证。1992年我在北京美国大使馆申请学生签证两次都被拒签,其原因就是没有资助。尤其文科类专业要申请到助学金更是困难,每个学校的助教和助研位置有限,竞争激烈。每次申请签证失败都使我感到格外沮丧和迷茫,但我又不想放弃追寻了多年的美国梦,总是抱着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有什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2-07-05 11:02:28)
在北美喜欢种花种菜,家有水果树的人,可能都对松鼠和浣熊多多少少有一点印象。我们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刚刚种上的菜苗,转眼就被松鼠挖的东倒西歪,有时候长得很好的一片青菜,正准备尝尝自己种的蔬菜时,晚上却一下就被浣熊吃的光光的,一点也不留。很多人对这些小动物真是无可奈何。 几年前,太太的好朋友给了她两棵小桃树,并特别告诉她这桃树种是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1960年代的中国,大家都很穷,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熟人朋友打招呼第一句话就是,吃了饭没。这可能是为什么我童年时的很多的记忆都与吃东西有关。我三到四岁的时候,我们家乡也实施共产主义大食堂,大家必须在公共食堂吃饭。到了中午,父母亲从食堂带回来一小钵米饭,然后我们姐弟三人都围在一张小方桌旁等着奶奶给我们分饭。奶奶拿出着一根筷子小心翼翼地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的父亲去世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父亲非常爱我们,竭尽所能,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真可谓父爱如山。我经常想起我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对我的教导,我年少时与他的争吵,也常常梦见他,很多事情好像发生是不久以前,历历在目。 小时候,我母亲经常给我讲关于父亲童年时的故事。父亲1927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很小时,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不到三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随着美国大学开学临近,最近许多教会向华人新生提供免费接机服务,很多基督徒积极参加这一活动来展示他们的爱心。仅仅在华府地区的几家教会今年就有340多大陆学生联系登记免费接机服务,这个数字在全美可能是成千上万。这一活动无疑是给这些刚刚来到美国的年轻人提供许多的方便,也使他们真正亲身感受到北美教会的热心。但是,这一活动对于出租车司机行业可能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