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我当然不是李清照,但不论春秋,每到乍暖还寒季节,对寒冬的不耐总让我情绪低落:)感谢小儿子告诉我这种症状并不罕见,学名叫“季节性抑郁”(seasonaldepression),哈哈!既然“抑郁”了,那就找点轻松的事情做吧,比如看电影,不看沉重烧脑的,看喜剧!于是,我又看了一遍AsGoodAsItGets。 AsGoodAsItGets中译名是《尽善尽美》,如名字寓意,是一部暖心电影。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JustMercy看完,如此蜗速阅读,跟英文能力无关,倒是跟阅读内容有关,书中揭露的美国司法监狱系统内幕触目惊心,不忍卒读。 作者布莱恩斯蒂文森(BryanStevenson)还是哈佛法学院学生时,到亚特兰大法律援助中心实习期间接触到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死刑案件,开始帮助这些求告无门的在押犯人并一做就是四十年。布莱恩后来成立的EqualJusticeInitiative(EJI)以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22-03-02 10:23:11)

【引子】上次写博文陈巍母亲的手和中国式“关切”,把印象里对手的文学描写都头脑风暴了一通。文章写完了,手头还剩下一些边角料,灵机一动凉拌上桌,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废”物利用还换个角度。 我对绘画和雕塑外行,但很早就听说过一种说法并深以为然,手是最难描画或塑造的。比如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比手更有名,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2-02-25 17:39:35)

借着城里搞影评活动,我终于把《不要抬头》Don’tLookUp看了。为什么说终于呢?早在圣诞假期,我建议家人一起看电影,结果被否决了,理由是评分不高,lol! 看完了,我的一句话影评是“新瓶装旧酒”。那么,到底“旧酒”是不是醇酒,“新瓶”又是否惊艳?我打算就题材和演员(阵容,演技)两个方面来谈谈。 先说“旧酒”,《不要抬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萧红写过一篇《手》。三十年代的中国北方某女子学校新来了一个插班生,贫苦的染坊主女儿王亚明。从一开始,王亚明发音怪异的英文,“蛮野和强壮”的肩头连同那双染料染成青色的“铁手”就被视为另类。女学生们毫不掩饰对她的嫌恶和排斥,称她为“黑手人”,抱怨她的被子没有被里,不肯跟她并床,“厌烦”她咳嗽。舍监诬蔑她“肮脏&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开学了,我送上学前班的弟弟去学校。弟弟自从看儿童节目WildKrats学到了camouflage(伪装)这个概念就抓住一切机会测试。这不,他身体紧贴着学校网球场边的铁丝网,一边慢慢往前蹭一边问我,“妈妈,我现在是不是camouflage?你能看见我吗?”我边答应边催弟弟快走,还注意到他身后多了一个小女孩亦步亦趋。小女孩看起来跟弟弟同龄,棕发白肤,美得玲珑剔透。我见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电影Tick,Tick….Boom里边有一个情节让我大笑。音乐人男主为了凑请乐师的钱,硬着头皮去朋友介绍的广告公司枯坐两个钟头换取微薄酬劳。“不要说‘千金难买’,多少人想为一口苦饭卖掉一生的光阴还没人要。”(见张爱玲《中国的日夜》)几个陌生人围坐一圈,头脑风暴为即将上市的某种人造油脂起个响亮的名字。有人建议“oilfree”,另一个人马上说&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一早起来,看见窗外又飘起了鹅毛大雪。用广东话说,“有没有搞错”,又下雪?前一天的天气可是暖和得像小阳春呢。不过,我们心情没有受影响,悠悠享受周日的慢节奏。冰箱里存货充足,省了跑超市;晚饭订的是寿司,到点会送过来;啤酒和玉米片备齐;今年情人节的鲜花可以免了——两天前过生日收到的红玫瑰开得正盛,娇艳欲滴;巧克力嘛,我们家最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看冬奥会多次,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九八年长野冬奥会。 当时互联网和手机都尚未普及,有大把时间追看电视奥运。国人偏爱花滑,中央电视台直播报道起来不遗余力,我跟一帮美国朋友一起看。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的冬奥会可能是那帮美国人第一次那么忠实地,完整地跟踪看冬奥花滑,哈哈!宛如凌波仙子的花滑选手,在冰上翩翩起舞,“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写这篇文章的缘起是想到了一个笑话。爸爸给孩子作忆苦思甜教育,细数当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小儿子转眼看到旁边的姐姐,反驳说,“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很苦啊,看姐姐的牛仔裤上好几个大洞!”这个笑话明显是杜撰的,揶揄当前的高街时尚和摇滚风(grunge)。因为时尚的话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所以略过不提,我打算就着“食不果腹”这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