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8-04-07 04:09:48)

除了在海外动员外,国内要求留学生家属写信,动员他们在海外的子女亲属,争取他们回国。虽然与国外的普通邮件都已禁止,但政府于1949年12月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有关留学生回国的各项问题,包括与国外留学生的联系,保证留学生与家人的信件畅通。各省市还成立了“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定期活动,交流“动员”经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4-07 03:56:08)

在海外的几千留学生,家庭和社会背景都不一样,有富豪出身,有布衣百姓,有国民党“官二代”,有书香子弟,大部分对国民党感到失望。解放军南下,饮马长江,全国即将解放的消息令他们振奋,所以“留美科协”很快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参加人数达七百多人。他们在一起开会,讨论回国的可能性,发行《留美科协通讯》。有人是下决心要回国,也有人怀着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4-07 03:49:35)

回国前 要了解老海归为什么要回国,先得从延安时期说起。早在1944年,国民党开始派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出国学习。周恩来高瞻远瞩,看到未来新中国也需要科技人员和技术,就开始派“自己人”到美国留学,攻读学位,但更重要的任务是动员国民党的留学生到时候回到新中国。派去的大部分人是党员,黄绍湘1936年入党,周恩来亲自批准两千美金去上哥伦比亚大学-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04-07 03:34:17)

老海归小故事 序言:五十年代回国的老海归们“积极响应”“冲破阻挠”“毅然放弃”之类的大故事已经被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书店里各种自传、传记、回忆录琳琅满目。在网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著名老海归们的丰功伟绩。这里只讲鲜为人知的“另类”小故事和趣事,特别是默默无闻“小人物”的故事。尽量不讲文革的遭遇--太多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
[66]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