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介绍过六位终身未嫁的老海归,今天再介绍一位:关懿娴关懿娴,1918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九江镇,客家人。父亲年轻时到美国打工,27岁回国结婚生子,不久回美国,寄钱回家。以后母亲和儿子也跟着去了美国,又生了三个孩子。母亲担心孩子太多,父亲负担不起,坚持要回国。于是跟父亲回到老家,并生了关懿娴和一个妹妹。关懿娴念了一年私塾,父亲去香港作生意[
阅读全文]

在2016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飞鱼”菲利普斯又获五枚游泳金牌。当他游4x100接力时,观众的眼光都盯在他身上的紫色圆圈,媒体也纷纷评论。国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拔罐的结果,西人却莫名其妙。菲利普斯那年参加奥运一年前就开始拔罐,觉得可以减轻肌肉疼痛。西医对拔罐不知可否,经过研究,只认为没有害处。总体上讲,西医对中医是半信半疑,认为中医是实用[
阅读全文]

曾阅读左天觉先生的回忆录,其中记述了自己被中共敲诈的一段经历。左天觉,湖北人,1947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宾州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左天觉的父亲曾在国民党197师师长丁炳权手下任职,解放后被捕入狱。1950年左天觉收到家里人来信,要他寄2000美金,来偿还父亲在军中的一笔“乱账”以及狱中的食宿费。结果他真的借了2000美金寄回去。原来以为,左天觉的经历[
阅读全文]

老海归们回国后,很多人家里都请保姆帮忙。几十年下来,有的换了好几个保姆,有的一直和保姆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成了家里的一份子。比如盛祖嘉(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博士)填写家庭成员时都要把老保姆施慕珍包括进去。曹锡华(密西根大学数学博士)一家人照全家福,保姆也在内(下图中左是保姆)。陈荣悌(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家里的保姆邵大娘是没有[
阅读全文]

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顺耳的话、逆耳的话不知听了多少,全当耳旁风。有一句话,却时常在耳边萦绕,特别是月底查账、年终报税的时候,有时会蹦出来。那是20多年前的事,老伴要去参加一个聚会。忘了是个同乡会、校友会、妈妈舞蹈队、星光合唱团、旗袍协会、文艺沙龙、华语学校还是什么其他的聚会。老伴社交活动多,认识人多,我基本上都不认识。一般情况下,自己[
阅读全文]

1973年,美国驻华联络处成立,开启了美中外交关系。1974年,老布什被任命为联络处主任。中方给老布什的待遇很高,住宅配备了六个服务人员外加司机。六个服务人员中有两个厨师和两个洗衣工。一般外交人员家里只有一个厨师,做饭水平不一定很高。有一个外交官太太抱怨饭菜不好吃,结果整整一个月中方没有给她换新厨师,这位太太只好自己作了一个月的饭。老布什家的[
阅读全文]

1966年5月16日,中共发布《五一六通知》,正式发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三十余名老海归自杀身亡。除了少数人是66年“红八月”中自杀,大部分是68、69年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不堪羞辱,撒手人寰。
唐山铁道学院副教授姚皙明,1966年6月19日,文革开始仅仅一个月就放弃了生活,是文革中第二个自杀的老海归,年仅46岁。(第一个已经讲过了[
阅读全文]

几个琴友每个月都要聚一次,滋滋啦啦一起过把琴瘾,相互交流欣赏琴艺,外加扯闲篇。一位琴友常参加一些义务活动,比如到老人中心演出,几次问我们要不要参加。因为都不是在周末,有人还在上班,有人住的比较远,一直没有人响应。
上个月她又提出来,有机会去老人活动中心演出,我欣然答应。反正在家里没事,慰问老人也是很光荣的事,还能了解一下老人活动中[
阅读全文]

十几年前,后院里种了一棵迎春花,春天开花十分漂亮。没想到迎春花会疯长,买来时只有半人多高,后来长到两人多高,分枝伸出去一两米,与周围很不协调,每年都要给迎春花剪枝。今年春末花落,又该剪枝了。站在梯子上,大刀阔斧,摧枯拉朽,给迎春花“理发”。突然看到丛中有一个巴掌大的鸟巢,大剪刀嘎然停住,没有“咔嚓”下去。小心翼翼地把鸟巢[
阅读全文]

50年代的老海归,回国原因各异,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为了国家强大,二是为了家庭亲人。其中也参杂着其他原因,如经济窘困、体弱多病、恋爱失恋、结婚离婚、学校压力大、职场受排挤、失业、被驱逐出境等。有一位老海归,徐大壮,1953年回国。他的求学及回国历程与一般老海归有所不同。徐大壮,1931年出生于上海,家庭环境优渥,父亲曾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请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