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未来,向何处去我被分到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省实师”)短训班,但一直在家不想去学校报到,我在纠结。我的未来,向何处去呢?当年还不知道,量子力学中还有一个“测不准”原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同一个“电子”在运动中,你要想观摩它,必定会影响它,知道它现在的位置,还不能判断它未来的位置。人生命运与其何其[
阅读全文]
我的文革十年(1)1965年高考名落孙山写在前面的话是巴金说的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93)我与忘年交熊志东(四)“天来泉”大酒店拔地而起2006年6月6日,“天来泉五星级温泉大酒店暨养老度假公寓”开工典礼,在一片茅草地上举行。琼海市委书记和禹总共同为奠基铲了第一铲土。一期工程占地二百多亩,以天来泉五星级温泉大酒店为主体,辅以养老度假温泉公寓十几栋。酒店温泉进客房,公寓温泉入户。熊总自开工之日起,吃住在工[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93)我与忘年交熊志东今天上午与忘年交熊志东视频聊天,我问他看了我写黄烈焰的文章没有。他说:“黄主任都六十了吗?”“昨天沈彩钢告诉我,组织上已经有文件到办事处,宣布黄主任退休,由冯副主任接替他的工作。”“哎呀!人生过得真快呀!他都退休了!”“你还记得我们是哪年在哪里相识的吗?”他摸着他的光头,想了半天后[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96)“三站四华里”?“三站四华里”是什么意思呢?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市政府一个文件中的原话。那个文件规定,从家里到单位有“三站四华里”距离的职工,可以报销上下班乘坐公交车的“月票”费用五元。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理解,不就五块钱吗?还要找单位报销,值吗?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岂止是值!如果能报销,一个月五[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95)说一下武汉人“过早”“过早”,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理解成为“太早了”,“时间超前了”。但是,武汉人说的“过早”,实际上就是北方人说的吃早餐,南方人说的吃“早点”,或请客人,或周末一家人去外面餐馆吃早餐,称之为“喝早茶”,文雅、好听。“过早”这个词,因了网络传播的原因,已经风靡[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92)我与忘年交沈彩钢我与忘年交沈彩钢相识于本世纪初的海口罗牛山公司。当时,我在海口景山学校中学部当主任,他在罗牛山电子商务公司当老总。景山学校和电子商务公司,都是海口罗牛山公司总裁吴伟雄创建的,都在海口市白水塘那一片罗牛山公司买下的土地上。我只知道他是吴总的湖北小老乡,不知道他是怎么被吴总忽悠,而从深圳跑到海口来的。我与[
阅读全文]
闲话人生(191)我与忘年交黄烈焰黄烈焰是湖北省驻海南省办事处即将退休的主任。我与黄主任是忘年交,我们都是海南建省初期到海口的,他学的是工科,却爱好文学,特别喜欢与我这个中学语文老师交往。记得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茶,不知怎么聊起了岳阳楼,他竟然一字不漏地而且非常流利地背出了《岳阳楼记》全文,赢得在场所有朋友的喝彩。他更是一个有强烈事业[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94)也来说说“体面”电视机自动蹦出来一个不知什么时候的节目,北京电视台《记忆》主持人问唐闻生,请她讲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时,让他很不高兴的是一件什么事?唐闻生说,基辛格在巴基斯坦登机来北京之前,精心准备了一件非常合身的新衬衫,秘密之行匆忙之中被随行人员忘记带上飞机。结果,第一次去见周总理时,他借同事的一件衬衫穿在西服[
阅读全文]
说三道四(93)老当益缓,凡事慢一点《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一句中的“老当益壮”,说的是年老了,志气应当更加豪壮。志气豪壮的精神固然可嘉可赞,但是,我以为,年老了,凡事还是慢一点好,就把这个成语改成“老当益缓”。之所以想到改“成语”的这一个字,不仅仅是因为母校当年的一位老同事,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