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99)文学作品鉴赏有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022-07-16 04:09:48) 下一个

教育随笔(99)文学作品鉴赏有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生必须“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根据《大纲》编的现行高中《语文》(必修)全套40个单元中,有10个单元是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文学作品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981年,教育部通知全国各省、直辖市(除港澳台、新疆、西藏)教育厅局,从1982年开始,确定两所城市重点中学、两所农村重点中学,使用人教社编辑出版的分编型语文实验教材,进行为期六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实验。

人教社这套实验教材,初中分编为《阅读》和《作文·汉语》(1986年修订后名为《写作》)。高中分编为《文言读本》(高一上下两册)、《文学读本》(高二上下两册)、《文化读本》(高三上下两册);《课外现代文选读》(一、二、三册);《写作》(一、二、三册)。而普通班三年只有六册《语文》课本。

人教社和湖北省教研室还严格规定,高中实验班和普通班一样,每周课时为5节课。实验班每周三课时上阅读课,两课时上写作课。课内阅读必须改革教法,用“诵读法”学习《文言读本》、“鉴赏法”学习《文学读本》、“探究法”学习《文化读本》。不得随意增加课时。

人教社的高中实验阅读教材共九册的责任编辑,是著名的语文教材改革家周正逵先生。为了帮助实验教材的执教老师学习改革教材的教法,湖北省教研室1985年请《文言读本》特约编辑、北京市著名语文教师张必锟先生,到华中师大一附中实验班给大家上“文言文诵读法”示范课。课后专题讲“诵读法”。

1986年暑假,在太原,特聘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吴小如,给全体实验班执教老师讲《文学作品鉴赏》;请著名作家韩少华讲《散文创作与鉴赏》。提高实验班执教老师的文学鉴赏能力。否则,教师“以其昏昏”,如何“令其(学生)昭昭”呢?

自1984年以来,语文高考试卷分为“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块,且教育部还制定了《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简称《语文考试大纲》)。其中关于文学作品的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至今没有变化。
    高考试卷中“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试题,一般都在“现代文阅读”板块中。而且只考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四种文学样式的相关内容。《语文考试大纲》关于文学鉴赏的考试有四个“能级”要求: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A)和“理解”(B)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纵观四十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鉴赏题所涉及的,基本上是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文学样式,以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几十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在如何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关专家提出了“文学定向鉴赏”的测试方法。

 “文学鉴赏”本来是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加上“定向”来限制,就意味着对作品的鉴赏,在广度与深度上有一个定量与定性的要求,这也是考试科学性的体现。

“文学之欣赏,所取资于文学作品者不外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品之内容,则不外为感情与思想二者之表现,起之以想象,乃成其为文学。情必持之以理,理必融之以情,乃其文学之高尚与伟大。”(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因此,临考时,一定要结合具体题目,分析试题测试目的,看清题目是要考内容,还是考形式。其解题步骤如下:

审题干→辩方向→细分析→鉴诗文→会比较。

“文学作品定向鉴赏”要抓住特点,明确重点。

从中学文学作品鉴赏训练及应试来说,要力求做到:领略诗歌意境;揣摩散文神韵;剖析小说人物;把握戏剧冲突。

一、领略诗歌意境

领略诗歌意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旨,注意从诗歌的类型和体裁入手进行分析。

我国的诗歌接时代划分,可以分为古诗和新诗两大类:古诗又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也叫律诗,是一种严格讲究格律的诗体,其中又包括律诗和绝句。和近体诗相对的是古体诗,又叫古风,写法上比较自由。

新诗,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诗歌形式,它用通俗的白话来写,表现全新的思想内容,新诗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但同样要求有诗的形象和浓郁的感情,也要注意节奏和韵律。

诗歌按内容划分,一般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叙事诗是借助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抒发诗人的强列感情,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而抒情诗重在主观抒情,通过一定的意境的创造,倾诉作者的心声。抒情诗,或托物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寄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手法尽管不同,但都是表现真情实感,对此,要采取分析态度,分清作者所表达的是进步的、积极向上的,还是落后的、消极颓废的。这就要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领略诗歌的意境,还要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描绘的形象以及语言特征,韵律和节奏等四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诗歌中感情的抒发,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具体而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歌强烈的感情常常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表达,因而比兴、夸张、拟人等等,便成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

诗歌的语言富于形象性、音乐性、凝炼精粹,总是以较少的字句容纳丰富的内容,它的韵律和节奏应力求“易记、易懂、易唱、动听”(鲁迅语)。

二、揣摩散文神韵

散文不像小说,剧本那样,通过完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中心思想,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断,联想发生,着意挥洒,其中包含着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借以揭示中心思想。因此,揣摩散文神韵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事顾及全篇,要从作者截取的生活片断中,体会作品的主旨。

其次,鉴赏散文要能抓住作品的中心线索,这就要注意作品“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第三、散文长于抒情,抒情散文,一般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作者在文章中可以尽情地直抒胸臆,叙事散文则常常偏重于间接抒情,寄情于叙述或描写之中,托物言志和寄情于景,更是散文常常采用的间接抒情的方法。

最后,在鉴赏散文时,仔细揣摩文章的遣词造句,体会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用心辨别各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从测试角度来说,品味散文的语言也是定向鉴赏散文的重要内容。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美呢?人们都说散文的语言像诗一样,凝炼、优美、含蓄、形象,所以鉴赏散文的语言,与鉴赏诗歌的语言有许多相拟之处。

三、剖析小说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休现的,因此,要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就应该认真的剖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小说塑造人物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作概括的介绍,也可以作具体的形象描绘乃至细节描写;既可以写人物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里活动,既可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既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侧面烘托。在鉴赏作品时要细心体会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有序幕、尾声。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所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往往交代出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存在提供活动场所,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场景等,一般起着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四、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课本中的“戏剧”,专指戏剧的文学因素——剧本,剧本作为戏剧文学,是和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戏剧要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有冲突,才有“戏”,冲突是戏剧最重要的特征。优秀的剧本都善于组织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戏剧冲突,通过戏剧冲突来细致刻划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戏剧鉴赏,就必须把握戏冲突。

剧本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剧中人物语言,就是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在歌剧和戏曲剧本中,还包括唱词)。人物的思想性格,主要由对话表现出来,由于性格的不同,人物的语言常常有个性化的特点。优秀剧作中的精彩对话,往往起着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既表现人物在说什么,又表现人物在想什么,能使读者体会出人物说话时的心理状态。

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时也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来直接告诉读者,精彩的独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鉴赏戏剧文学,要牢牢抓住戏剧冲突,了解冲突发生的背景和场景,分析冲突的内容和实质,认识冲突的社会意义,重点把握冲突中的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体味其个性化语言,推敲独白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考语文文学作品定向鉴赏试题,已经是每年必考的重要内容,考生只要平时注意夯实基础,备考时特别注意应试方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应该没有问题。当然,上述应试方法,如同岳飞说兵法那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