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20)应邀参加省研讨会,异地上课求真求实1985年10月15日,湖北省教研室负责语文教改实验班的教研员张良谟老师通知我,将于11月6日至11日在沔阳举行省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大会。让我带300分《初中试教总结》赴会,还要准备借沔阳的学生上一节公开课。10月30日,省语文教研室雷秋山主任就我的示范课教案提出建议,嘱咐我一定要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9)北京名师张必锟,文言诵读传真经1985年9月21日,上午第一二节课,北京名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文言读本》特约编辑张必琨老师,应邀来我们华师一附中高中语文实验班,上文言文诵读示范课。张老师教学生诵读《子鱼论战》(听课笔记):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谁能告诉我这三段文字有没有分工?(学生计伟[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8)明确学习目的,更新观念,掌握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这一套高中分编型语文改革教材,阅读课本《文言读本》(上下册),要求高中语文实验班高一年级的课内阅读教学,一年时间,每一节课都上文言文,而且必须用文言文诵读法进行教学。这一届学生读初中时,不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课内阅读教学都是以现代文[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7)初中实验班被拆,重组高中实验班华师一附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的初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袁福老校长原定计划,从1982年至1988年进行连续六年的教材改革实验。1984年9月27日,华师大党委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布袁校长退休、原副校长李水生接任校长,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初中语文实验班的学生,1982年入学时,只有[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6)高考语文单科测试,成绩受到专家关注1985年6月28日至30日,华师一附中初中语文实验班全体学生,参加武汉市中学升学考试。送考时,与一些家长谈孩子这三年的教育问题。他们都认为参加语文教材改革实验后,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特别好问。家长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如卢山问他父亲:“既然马克思能预见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预见共产主[
阅读全文]

沉痛悼念老同学孙必如我和孙必如相识在六十年前,1965年高考之后,我们的高考成绩优秀,因“不宜录取”而名落孙山。被武汉市教育局直接录用当中学语文教师,于9月1日到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省实师”)师资短训部语文二班报到。孙必如很听话,按时到省实师报到了。当时,我们华师一附中高三(2)班的朱牧生、周文时,与(1)班的易中天等十[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5)两位专家亲临课堂,试教学生踊跃发言1984年暑假在兰州会议期间,去拜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副总编刘国正先生,《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定远先生时,国正先生听完我这两年试教的汇报后,笑着对定远先生说:“我们是不是要找个时间去培永那里,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呀?”定远先生说:&ldquo[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4)教育部魏一樵主任来听课,肯定教改成绩1985年4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时任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主任魏一樵一行五人,到我们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来听课。陪同魏主任走进教室的,还有省市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语文教研组长等十几人。4月22日下午,湖北省教研室组织武汉市参加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的执教老师,到省教研室开[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3)带学生春游到岳阳,“后天下之乐而乐”1985年3月29日,岳阳一中教导处万主任带该校实验班执教老师来听课,然后就语文实验教材试教,交换了教学体验和经验。座谈会上,我提议利用春游的机会,我带学生去岳阳与一中实验班的学生联欢,让两个学校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语文改革教材的体会,万主任立即表示非常欢迎。下午专程来校磋商[
阅读全文]

四、我的十年教学成长(12)给见习生上示范课,课堂讨论成了“亮点”1984年12月5日下午,华中师大教育系的杨老师来联系听课。她请我给中文系大四的170多位见习生上示范课,时间定在12月17日下午。我们一起查看了教学进度,两周后是《阅读》第五册“小说单元”的“讲读”课文:鲁迅的《孔乙己》。当时华中师大一附中还在武昌千家街老校区,学校没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