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人是庸人,官是庸官。
孔子到了七十才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是什么呢?是礼,是“割不正不食”、“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这样的陈年旧礼束缚着他思想和行为。他要是早点开化,会不会...[
阅读全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诚实”,不是“知”。
“知”包涵“真知”和“知道”两方面,想要获得“真知”,诚实是必须的。后文会说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孔子本人重礼重孝,所以他认为情大于法是应该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forgreatgood”,而歪曲事实呢[
阅读全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此句怎么解争议较大,概括起来不外一下几种:1.研究异端邪说有害;2.攻击异端邪说,可以制止其害;3.攻击异端学说有害;4.走极端,钻牛犄角尖,其害很大。
我同意最后一种解释,因为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的学说基本可以用“中庸&rdq[
阅读全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启发;而现代中国教育是科技创新,思想禁锢。
“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思就是知识的起点和过程。思也无涯,人类的潜能无尽。头上的紧箍咒——开始以为是冠冕想戴,后来不戴不行——终归会被打开,要么自己打开,要么被被人打开。在稳定的物质也会有个别分子逃逸,这就是化[
阅读全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南怀瑾先生这样解释这句话:“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
阅读全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
教育与现实。
[
阅读全文]
子曰:“君子不器。”
人乃血肉之躯,故是形而下者,形而下者谓之器;既然人是器,君子必是器,不管他道德有多么高尚。
朱子注此句:“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这其实完全是空想。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得固然有点过分,但物极[
阅读全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创新,敢为天下先!
[
阅读全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识人难,知人更难。孔子之言适合君子,不适合小人,更不适合伪君子。韩非力主邢德二柄,以赏罚管理人,君子小人两头兼顾,比儒家思想进步了。
[
阅读全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喜欢颜回这样的学生,却不悟领导也喜欢这样的下级,对上“不违如愚”,对下“足以发”把事儿办好。
孔子满世界找工作,每到一处都对人家指指点点,是以人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古来大材难为用”,有怀才不遇,亦有大材难用之意,像孔子、尼采这样的哲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