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宓子贱最著名事迹是,他被派去亶父做官,走之前,跟鲁君要了两个助手,到任之后,当地官员来参见,他命二助手登记姓名。但在二人记录的时候,他却在边上故意掣肘捣乱。事后,他还骂人家字写得不好。二人一怒辞去,回京向鲁君告状。鲁君听了之后,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
阅读全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前者重其品行,后者重其谨慎,论才具二人皆平庸。孔子教书育人可谓万世师表,但行事则平平。为政,因堕三桓城墙不成而失势;游说列国,去卫灵公,遭桓司马,困陈蔡,见南子,无功而返;嫁女亦不选优秀者。
孔[
阅读全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事君以忠,个人荣辱之虑因人而异。如比干之与纣王,死而不辱;周恩来之与毛泽东,辱而不死;真不顾个人荣辱的是彭德怀,结果被批斗死了。选择是瞬间之事,结果是一生之事甚至影响身后,谁都愿意选对并得到好结果,遇上坏结果便想推到别人身上,推不出去,就找理由搪塞。
子游此言乃明哲保身之语,混世[
阅读全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伯夷叔齐德虽高,照样孤死首阳山中。一般来说,人愿意跟成功者胜利者站在一起。
儒家形容秦为虎狼之邦,人民照样在秦国生活,并没有出现大量迁徙到鲁国的现象。
德是一种高品质,希望有之,非必须有之。
[
阅读全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光练不说傻把式!直钩钓鱼坐等而成的只有一个姜尚,因能说会道混得不错的人多多。光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用,人应该主动争显自己的本事。
孔子游说列国,岂吶于言哉?
[
阅读全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断送一生唯有,破除万事无过,
不如,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阅读全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大言无实,咋咋呼呼,固然不好;然而光练不说,更傻。“巧言令色”过也,“木讷”不及也,过犹不及,宁过无不及也。表达能力是人的能力之一,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本事。孔子,教人;孟子,辩论;木讷岂能成哉?
能说会[
阅读全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养育儿女自然也,禽兽亦养儿育女,此乃种系生存之自然选择。
人是高级动物,照管老人本自感情,我们把这种有别于动物的东西叫做文明,比如语言等等。文明发展亦有一个过程,如果走得太急太快,文明就变成了虚伪,如吮痈舔痣。
生命自然之事,有必然,如抽烟喝酒影响健康;有偶然—&mdas[
阅读全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在家言孝——小圈子;在社会言仁——大圈子,画地为牢:三年不远游——拘人之身;三年无改父道——束人之心。
儒家思想犹如引力无处不在,不论你走多远,它都牵扯着你。但遇到真不把它当回事儿的,如张仪——无信、秦嬴——暴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蒙古大汗—&[
阅读全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孩子大了,该放手时须放手。父母之心望子成龙,盼其超过自己。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才之道也。
活着“不远游”,死了“三年不改父道”,儒家思想如绳缚身,如索缚心,儒冠之下暗藏金箍,咒你一辈子。“儒冠多误身”此之谓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