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9-01-03 06:51:48)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表面责藏文仲,实际责列国卿相;明说柳下惠,暗叹他自己——天以他为木铎,却无人与立。孔子以春秋笔法自叹耳。 贤不等于能,光贤,不足以立;况贤而傲者多多,贤而能者少少。孟子居贤自傲目空一切就是典型范例。 能者不一定贤——如商鞅、吴起。 曹操本属又贤又能,而儒林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2 06:03:41)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未见就对了!子曰,“食色性也。”食色是生存之基础,“好德”是生活之提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之言源于实践,有理有据;而孔子之学则来自于《诗》、“礼”——“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1 06:38:29)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斯言可以说是“克己”的补充说明。远、近皆为相对概念,远是指,明天、明年、还是十年、百年,都成;近也可以是明天或明年。 子言克己,《大学》《中庸》言慎独,朱熹说“灭人欲”,后儒一步一步将相对化为绝对,越收越紧。儒家文化不鼓励该出手时就出手,聪明人不当出头鸟。儒者向往梁山好汉,但他们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31 06:45:25)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子贡问为仁,颜渊问为邦,着眼点都是“做”——即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从孔子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克己复礼”之实质内容。 孔子说的基本上都是“礼”,而且偏重礼仪而非礼法。尤其不用周历用千年老黄历——除了凑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30 05:33:22)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也只是教学生时,这么说,事到临头他自己也不真按此行事。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想做就总能给自己找到做的理由;不想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29 08:20:04)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多少仁人志士,就这么轻易死了。死易,立难,孔子应知道赵氏孤儿下宫之难,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可惜后儒只一味歌颂杀身成仁,视死如归。故而他们不怕坑杀,却不敢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28 07:09:53)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欲与之言,人家趋而辟之。他失了面子,反说人家失人吧?! 接舆失人乎?知者乎?标准谁定?此一也。 没有交流,何以知其人可与言还是不可与言?凭道听途说乎?凭道听途说下判断,岂知者哉?此二也;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27 06:32:19)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君子各个明哲保身,置国家人民于不顾,道何以正?邦何以兴?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孔子借题发挥,往自己脸上贴金,既解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大喊大叫却不敢出头之耻,又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26 07:13:25)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忠信如尧,笃敬似禹,在州里遭桓司马,行乎哉?弟子催“快跑!”他还扔大话找面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25 06:40:57)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关于舜,且不说悖经诬圣之《竹书纪年》,就拿传统正传《史记》的记载来说,“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制刑的是他;“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