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9-01-13 05:26:53)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言忠恕很多,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谓对孔子之教的概况,但只理解到发用层面,离融会贯通还差一层。这也正是为什么孔子单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自以为知之,答,“唯。”实未理解孔子是以“德”为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12 06:34:02)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好的归君子,不好的归小人,这种话说多了,他自己也信了。心理暗示作用逐渐强化固化他的思维模式也非黑即白。这种简单化思想模式,用于理论行,实践则不行,因理论是总结归纳、化具体为抽象之过程,而实践是解决具体问题之过程。举例说,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11 05:23:48)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周游列国而不用,问题就在“矜”上——表面上彬彬有礼,对谁都很和气,“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他认为这是君子风度,实际上,由内而外透着骄矜之气—&m[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10 05:09:07)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小人对举,一好一坏,谁看了都会说,我要做君子不做小人。然,这种非白即黑之说实不足取。原因如下, 一,君子小人,好人坏人,是简单划分,去实际远矣。比如,“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微生高君子乎?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9 06:53:19)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表面上孔子把理想人格都加到了君子身上,其实他是在引导别人怎么看他。他周游列国之后,所得只有名,其他一事无成。“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戳到了他的心病。 再比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是他针对“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8 06:12:4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一读之,点头称是,不错不错;二见之,颇有同心,真好真好;再见之,不病是病,心欲遮而口不能矣。他心里不但在乎,而且很在乎。 用唱高调来自我安慰——心理调节——精神胜利法人人都用,孔子也是人,当然也用,而且用得比别人妙。 简言之,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7 06:44:42)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此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矩也。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一生以君子标准自律,何来大过?他是后悔早先知“礼”不知“变”,为礼所缚,如今知道为时晚矣。 宋儒解经曰,“敬以直内,则义以方外。”自直自方,不知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6 05:36:21)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不知刘邦,后儒亦不知其初为市井小人乎? “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此言实有嫉恨小人得益之意。实际上,人家活得很好。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5 06:25:0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不知者,可教之;不思者,可导之;不想知者,没辙。 “如之何”本应包括思与行两部分,光想“如之何”不成。学、知、想、行不同也,学后可知;想后可行,但不一定能行。“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之想;“舍我其谁也。”——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1-04 06:20:54)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才说了,“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随即后悔说得太露,谁不知道他比柳下惠贤十倍百倍。遂马上话头一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为人要躬厚,薄责于人。"薄"字拿捏得恰到好处——我这么说他臧文仲,已经是轻的了,我能说,你们不能这么说。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