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日本的战国时代,如同中国的三国,起伏跌宕,精彩纷呈,为无数影视剧和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丰田秀吉,这个战国时代“三杰”之中第二位荣耀登场的一介草民,凭借着自己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不仅成功逆袭,更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还在战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大阪,为自己的丰臣政权建立了政治中枢,让这个自奈良时代起,就因临海而成为贸易港口的城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二战中幸存的京都和奈良虽都受唐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我们眼中,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却有本质的不同。京都像水,温润中充满灵性,而奈良像石,安静中透着坚韧。这坚韧,来自双目失明,六次东渡扶桑才成功的鉴真大师,来自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前往大唐的遣唐使。是他们,让日本这个被海水千百年荡涤的岛国升起了明月,让一片蛮荒的奈良在大唐的歌声中翩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国佛教领袖赵朴初曾说,“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朝对奈良的影响,不仅在都城建设上,也在音乐,绘画,美术上。仗乐源于风靡唐代的踏歌,反映世俗的风俗画和山水画及佛画,也强烈体现着唐风,而奈良时代最出色的美术作品,佛像的制造,即天平雕刻直接吸收了唐代的技艺。没有唐风“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奈良就不能像与中国《诗经》等位,日本现存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京都,是幸运的。因为梁思成的大笔一圈,这个如水般精致风雅的古都没有在二战美军的枪林弹雨中灰飞烟灭。而日本的另一个城市,也跟京都一样幸运,那就是离京都咫尺之遥的奈良。也因为梁思成的大笔一圈,这个完美继承大唐底蕴的“社寺之都”得以完整保留,让世人,特别是国人,不必在西安的曼舞霓裳中梦回大唐,而是在奈良众多的世界遗产和角角落落中去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世界上哪个城市可以像京都一样,名字中的两个字,“京”和“都”都意指“首都”?这个被水浸润出的千年古都,细润如脂,清雅高华,让无数文学家为之挥墨。大师川端康成在他的小说《古都》里,把女主人公与其孪生姐妹相逢的故事编织到了京都四季的美景中,由浅及深地铺陈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寿岳章子写就的《京都三部曲》,将京都人家的生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古意盎然的京都,什么多?庭园多,寺庙多,神社多。面积不到苏州十分之一的京都却遍布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有“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之称。这些寺庙和神社不仅占据其世界文化遗产份额中的绝大部分,也奠定了京都古朴优雅的基石。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远离现代的喧嚣,让世人一边凝望它们美丽的身姿,一边体会它们美好的时代。 京都的寺庙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被浓浓禅意滋润的京都,被千年古寺滋润的京都,像抹茶的余香,像绕梁的余音,散发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气质。这气质,像杭州,像苏州,也像扬州。这气质,随风掠过竹林青翠的岚山,掠过华贵大气的金阁寺,掠过禅意满满的银阁寺,掠过芙蓉凝脂的清水寺,也掠过另一个世界遗产,二条城(NijōCastle)。 二条城 二条城 二条城 差不多是扬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曾让无数人心驰神往。我们无缘与陶君笔下南山的胜景相会,但暗想,能让陶君心灵清远,悠然自在生活在人间,一定是没有嚣喧,山气氤氲,万物适性而动的世界。这世界,我们在京都衣笠山下金阁寺的山水庭园,特别是在京都月待山下银阁寺禅意浓浓的庭园和音羽山下清水寺的晨光中曾窥视一瞥。而京都市郊的岚山,也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古风缭绕的京都,我们日日享受它的恬静和淡然。金阁寺富丽堂皇的金阁和银阁寺质朴无华的银阁虽然风格上是两级,但具有浓郁江南韵味的园林却异曲同工。相比金阁寺庭园中所有的精巧布局都服务于名震四方的金阁,我们更喜欢流连在散发着丝丝禅意的银阁寺。那幽静的树林,那静静的倒影,那简洁的枯山水,都是我们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而跟银阁寺一样有着静寂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我们曾在欧洲无数宫殿园林里驻足,也曾在中国无数皇家和私人园林里徘徊。无论是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还是德国无忧宫的园林,亦或是奥地利美泉宫的园林,无不以中轴线严格对称,并配置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植物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华丽的雕塑喷泉放置在轴线交点的广场上,草坪和树木都讲究完整性和逻辑性,那是一幅人工图案装饰画。西班牙阿尔汗布拉宫的穆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