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应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8-12-16 20:05:47)
周末在朋友家吃饭,因问起他每天的通勤情况。他住的地方离火车站很近,步行也不超过七、八分钟,因此他通常是选择走路去火车站。可就是短短的一段路,也每每发生有趣的情形:很多开车路过的美国人,会好心好意地停下来,问他要不要搭一程路。他有时候摇头摆手,解释说自己住得很近,马上就到。可还有热心人,尤其是中年女性,不由分说地打开车门,邀请他进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8-12-14 19:56:43)

米面和小时候,故乡所在的苏北平原地区四季分明,因此冬春两季长小麦,夏秋两季长水稻。以往亩产不十分高,粮食完全靠自给,且又储藏不易,大家靠天吃饭,往往夏天在麦收后吃面食居多,而秋后到第二年初夏则多以米饭为主。小麦生长周期长,吃的时间却短些,我一直以为是因为小麦的产量低,不如大米那样实惠。现在想想,大概也和我们更喜欢吃米饭有关。到了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8-12-13 14:59:07)
舞台上有上百个孩子
你站在第三排左数第十位
你的右边是乔治娅
你的左边是扎克瑞亲爱的孩子
在变声期来临之前
你再一次用你纯洁的童音
汇入这浩荡的春天的大合唱你还没有意识到
你是舞台上的一个配角
就如此刻
虔诚地等待属于你的一句唱词一如将来
你会以配角出演生活
这大舞台上的种种悲喜剧
(很多时候是小小的悲剧)有一天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年(第二届)法拉盛诗歌节征文启事 四月是美国的“国家诗歌月”。为扶植推广诗歌创作,打造海外华人诗歌品牌,以文化活动参与所在地文明建设,华裔诗人发起了法拉盛诗歌节,于美国国家诗歌月期间举行。2018年第一届法拉盛诗歌节获得了成功,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并创立了以继承纽约《一行》诗歌传统的《纽约诗刊》,诗刊以微信平台、现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12-11 18:45:34)
新年工作第一周的星期四午饭时间,我冒着严寒跑去四十二街的布莱恩公园,去看那里的圣诞树。因不久前看到友人转发的一个微信帖子,列举了不容错过的、“纽约最美的十五棵圣诞树”。我因缘际会曾看过其中的几棵,却不晓得离公司大楼不远的、布莱恩公园里的圣诞树也美名远播,因此忍不住好奇要去一睹真容。那棵树果然十分高大上,全身上下“穿戴”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8-12-09 13:46:44)
冬之花深秋时节,我们在法拉盛的一家花房里偶然看到一盆漂亮的菊。小市民一般和店主讨价还价一番,然后就兴冲冲地携着这盆菊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火车返得家来。这菊并不是美国最常见的地被菊。一盆只五棵,花也只得五大朵,繁复的花瓣且卷且舒,花瓣又呈二色,正面红得发紫,背面纯金亮黄,既像菊中名品“金背大红”,又像所谓的“紫龙卧雪”。放在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07 19:55:36)
周末在法拉盛理发,还是常去的那家理发店,只是这次摊上的剃头师傅不同以往。他似乎刚来不久,形态举止间微微让我觉得有点凶和痞,而原因或许是他留着寸头,穿着短袖T恤,露出的两条胳膊上又几乎刺满了红红绿绿、十分招眼的纹身。我终忍不住好奇,就和他攀谈了几句,问他胳膊上绣的是什么图案。他很高兴,眉飞色舞地告诉我,“这一条胳膊上刺的是荷花和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05 20:20:37)
入侵植物第一次看到那个妇人是在停车场。我们正吆喝着叫三个小孩下车,她把车停在了我们车的右边。我一边抱一岁半的女儿出车,一边看见她从驾驶座上走出车来。她换了一双野外行走的鞋,又对着车里唤了一声,一只狗就跳了出来。她关了车门,提了一只工具箱,先往徒步的树林里走去。那只黑狗跟着她,走起路来有点一瘸一拐,似乎颇有些年纪了,抑或是生了病的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8-12-03 19:28:48)

老婆经常自嘲她自己是枚“吃货”,且自诩是MadeinChina的牌子,因此到了美国就很水土不服,一直不大吃得惯色拉、三明治、汉堡之类的美国食物,却也有一两件例外,煮蒸得极好的蓝蟹就是一例。 老婆刚到美国不久,好朋友JD夫妇带着我们一起去华盛顿特区游玩。回纽约途中,JD夫人Florence领我们去巴尔的摩的一家螃蟹店吃蓝蟹。我向来不喜欢吃螃蟹,觉得太过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2-02 17:26:14)
搬到长岛新居后,我和太太每天都要坐火车去上班。搬家的那个星期,我休了一周假。太太只休了三天就去上班,因此她比我提前体验坐火车去上班的滋味。第一天下班回来,太太就告诉我说,长岛的火车票好贵,单程就要13块,一天来回就要26块,我听了也只有惊诧加摇头的份。太太又说,长岛的火车票是居然是分性别的。我更加莫名惊诧,以前只知道火车票有儿童票、老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