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霏笔记

静侯滚滚红尘渡,酣然匆匆岁月忙。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博文
(2016-03-12 15:52:39)
当沙尘从远方来袭, 我化成盔甲, 筑一道铁壁铜墙。 当日月不见踪影, 我耸入天际, 挽一缕即逝的冥光。 当云雀望断旷野, 我支起穹庐, 撑一躬横空的脊梁。 陪你, 走过欢呼的四季, 惊叹妙曼的轮回, 披挂多彩的风霜。 春雨痴狂,携来一世红尘遥望; 秋叶知殇,了却一身疲惫迷茫。 且让, 疾风修剪入鬓的双黛,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3-08 19:30:10)
徐掌櫃雖年過六旬,卻無心去問是否廉頗老矣,好日子才剛剛開始。自從十幾歲從石門店老家走出來,腳下的路越來越寬,心裏越來越敞亮。雖然過去的日子沒少流汗,甚至打掉牙和血吞,但到底換來的是奉天城裏的一席之地。想起還在鄉下的幾個兄長,汗珠子掉下來摔八瓣兒,都滴進了黃土,連個響兒都沒聽著。他無比懷念自己的爹娘,感激他們的先見之瞻把自己送出農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05 08:56:44)
過完中秋,月亮依舊圓圓的銜在天際。月光如皎,鬆鬆散散地瀉落在尚家小花園的葡萄架子上,透過葉子,把坐在下麵的人們圍罩一處,如身攏一縷輕紗。 這一天,煥禎掛記著和姐姐聊聊心事,便早些處理完公務回到家裏,隨後把寶菊支出去找一幫太太們打牌。寶菊平日裏無事就好這個玩意兒,又趕上大姑姐在家,巴不得出去透一口氣,找個樂子。 葡萄架下,迎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26 09:29:59)
鸿运阁,一栋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是徐掌柜一年前开张的酒楼。地方不大,却一直是个热闹所在。徐掌柜的寿宴就设在这里,菜单是当家拿手的满汉全席。除此之外,酒楼里搭上了临时的戏台,咿咿呀呀地唱闹了一个晚上。 几天前,约好的戏班把戏码单子送到尚府让主人家挑选,彦祯做主点了《麻姑献寿》和《四郎探母》。宝菊凑过来瞟了一下戏单,自顾自的说:“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2-20 18:44:34)
尚焕祯和徐宝菊缘起偶然,逃不过一个老掉牙的英雄救美的故事。徐掌柜则用心良苦,用上了十八般武艺借此促成了尚徐两家结为秦晋。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宝菊自小的时候就招人喜爱,到了二八年华出落得更是婷婷玉立,被街坊邻里称之为“酱园西施”。 一日,几个当兵的在钟鼓楼街逛到徐家酱园坐下喝酒吃肉,几杯黄汤下肚,见到在店里出来进去的宝菊,竟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16 08:57:18)
徐掌柜来自奉天以北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村,石门店。原本的名字叫“徐六儿”,只因在家里排行老六。自幼长在乡间,与其他年少男子无异,他跟着父老兄弟早出晚归以事耕作。无奈,也许是身材不够高壮而体力不支,也许就是对农务提不起兴趣,徐六儿常常是能躲就躲,能溜就溜,只要每日应付到日落西山携锄而归便万事大吉。日子久了便落下个“徐溜儿”的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14 11:14:35)
如长笛般一声悠扬,火车停靠在奉天驿车站。彦祯带着简单的行李走出来,一眼就看见了两个身着军服的士兵,心想一定是焕祯派来接她回家的。果然,两个兄弟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举手行了个军礼,告诉她尚将军仍有公务在身,不能亲自来迎,随后手指着停在边上的汽车请她上车。彦祯心里涌上一阵欣慰,没想到一直被父母责怪不成器的弟弟,现在也有这般的出息。 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2-12 12:22:51)
彦祯瞥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差不多到了该让怡儿上床睡觉的时辰,便像往常一样拉着她去向祖母道晚安。见常氏手上掂着那串随身的红珠子正在灯下慢慢地拨弄着,黄晕的灯光罩在身上仿佛涂上一层暖色,彦祯知道,婆母又在盘算着家里那些所谓让她操心的事情了。 从继礼回保定说起,整个夏天里事情便一件接一件的纷沓而至,让赫家忙碌得马不停蹄。先是继信带着吴隽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04 19:46:15)
小橘红红了,红得她张皇失措。第一次见到继义的时候,他就说她会红,她只当是一句诳语。看着从台下扬到台上的花堆起像一座小山,她还是没能找到她心里想见的那张脸。他,还是没来。 小橘红本是京城人,可是出生没多久,父亲被贬了官职,从此异乡漂泊。父亲郁郁而终,留下母亲和她一贫如洗,她被母亲送进戏班学戏。跟着二三十个师兄师姐,她冬练数九,夏练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03 19:35:30)
继礼给继智带回来这幅字,当然是讨母亲欢心,因为五个孩子里面,三子继智最是母亲的心头好。 赫家的长辈一直笃信字标门楣,文载心声,所以孩子们小时候因为练字习文没少挨先生的板子和父母的责罚。经年寒暑,苦练不缀,继礼的小楷和继智的行草被父母认为还算拿得出手,终修成正果。继智在十二三岁起在周围十几里方圆被人称为双毫童子,因为他练就了左右手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