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霏笔记

静侯滚滚红尘渡,酣然匆匆岁月忙。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正文

沉香旧 第三章(四)

(2016-02-26 09:29:59) 下一个

鸿运阁,一栋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是徐掌柜一年前开张的酒楼。地方不大,却一直是个热闹所在。徐掌柜的寿宴就设在这里,菜单是当家拿手的满汉全席。除此之外,酒楼里搭上了临时的戏台,咿咿呀呀地唱闹了一个晚上。

几天前,约好的戏班把戏码单子送到尚府让主人家挑选,彦祯做主点了《麻姑献寿》和《四郎探母》。宝菊凑过来瞟了一下戏单,自顾自的说: “这个好”,彦祯看她指的是《霸王别姬》。“好在哪里?” 彦祯问。宝菊答道:“来的客人里男人多,喜欢看那个演虞姬的小旦。” 彦祯冷着脸白了她一眼:“现在张大帅刚坐稳了京城,你就想让将士们看看西楚霸王如何无颜见江东父老?” 宝菊一听马上吐了一下舌头,不敢再言语。彦祯并不理会,接着又说:“别成天把男人女人挂在嘴边,让外人听见怎么看你?怎么看焕祯?你现在是尚家的少奶奶,尚副将的夫人,逢事要多想想,好不好?” 宝菊红了脸不出声,她知道彦祯在尚家的份量。尽管如此,彦祯还是不解气,心里又加了一句:真是朽木难雕。

彦祯从未正眼儿看过宝菊,打心里没瞧上她。她直觉得父母和兄弟不知道喝了哪门子迷魂汤,居然选了这样一门亲。凭良心说,宝菊柳眉杏眼,高挑修长,模样很是惹眼。可彦祯觉得有说不出来的不对劲,也许是颧骨有点高,也许是脸色缺少点血色,看上去就是不喜气。最让彦祯看不过的就是那股子小家子气。宝菊虽说在公婆和焕祯面前低眉顺眼,可对外人刻薄得很,说起周围的家长里短,言语间尽是不屑。每次彦祯回娘家都要轻声细语的安抚家里多年的老佣人,因为他们说少奶奶不仅克扣工钱伙食,气头儿上还对着他们摔东西,动不动张口骂爹骂娘。

彦祯对母亲说他们讨这样一个粗俗的暴发户人家出来的媳妇简直就是让焕祯自毁前程。可母亲却另有一套说辞:“别那样说你弟媳。你让我说为啥我也说不上来,可是宝菊是个旺夫的命。你没看自从她嫁过来焕祯就步步高升?” 另外母亲劝解说:“像你这样的女人又有多少?我有个这样的女儿已经知足了,我哪有那个命再轮上有这样个儿媳?”

彦祯后来渐渐知道了徐家,便知道了宝菊的旺夫实则因为有一个精明的父亲。徐掌柜自从有了焕祯这个乘龙快婿,便通过这层关系把生意做到了大帅府;后来又进一步打通各方关节,接管了官兵们的一日三餐。这时候,徐家酱园雇的人早已不是几个小伙计,而是快上百号人了。徐掌柜不失时机,用自己在厨房里练就出来三招五势结交了不少军官,不仅照顾了自己的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也让焕祯得益于此而步上青云。这翁婿二人相得益彰,倒是命中注定的难得的绝配。

在徐家,宝菊跟父亲没少抱怨,说彦祯这个大姑姐不好对付,总给她难堪。徐掌柜则对女儿语重心长:“这不怪她,也不怪你。你爹这辈子吃亏就是因为是乡下人,见识少,赚多少钱也会有人看不上,人家给了脸色就得忍。给你找到这样的婆家就是不想让你和你以后的孩子再受这样的气。彦祯出身尚家,自恃清高,多和她学学,学到了就知道怎么去做有身份的人。” 宝菊不服气,徐掌柜也不急,说: “你长大了就懂得了”。他知道,以女儿这样浅的阅历,怎么会理解他的这些苦衷?若是能参透明白,便是已经咽下了艰辛;若是不需要懂得,那就是老天网开一面赐下的福气。

徐掌柜寿宴的当天,鸿运阁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奉天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一露面。徐掌柜穿着一身黑缎绣着朱红寿字的寿袍, 夫人陪伴在侧,对前来的客人抱拳称谢,说着场面上的客套话。待坐在寿席正中,徐掌柜看着眼前戏台上的锣鼓齐鸣,周围左右的人头攒动,心里禁不住的感慨:值了,不管从前有多少起五更爬半夜的日子,都值了!

彦祯着一身墨绿旗袍,搭一袭白狐小披肩,素雅而不失雍容。在焕祯的引领下,彦祯见过众位长官。男人们聚在一起,聊起最多的就是当今的局势。张大帅入主北平,东北军士气高昂,急欲问鼎中原。然而,此时因与东洋人一起进行的满蒙铁路扩建却无法避免地造成东洋势力的牵制,弄不好即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彦桢见他们聊得起劲,一时兴起,参入进来侃侃而谈。不一会儿,几个军官就对焕桢说:“难怪你老兄升得快,你们尚家到底是家学渊源,一介女流即可谈古论今,又是《孙子兵法》,又是《战国策》,样样通晓。”  彦祯一听赶紧收住了话,一笑莞尔,“小女子胡诌几句,让各位见笑。”

席间,一位长者问彦祯,“听说尚大小姐的夫家姓赫,可是双赤赫?远在京城边儿的赫家?” 彦祯说:“正是。老人家知道?” 听那位长者又说:“以前在皇陵藏书阁的书中读过,当年太宗一统天下,就是一位赫姓将军把满清的大旗插上了紫禁城。大小姐夫家可是这位勇士后人?” 坐在彦祯一旁的父亲听罢,禁不住心里的几分得意,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那都是些陈年旧事。小女的婚事还是家父健在的时候定下的。” 那位长者转而对着尚父恭维:“大小姐的夫家将门虎子,定是后代无忧。尚先生有这样一双儿女,真的是让人好生羡慕的福分。” 谁知道这样一句话却是戳到了彦祯心底的疼处,她低下头,神情落寞起来。此次前来,她就是意在为她和继仁的将来而绸缪,满腹心事,何来无忧?看着前面戏台上的你来我往,彦祯心里生出一阵苍凉。多大排场的戏都有落幕的霎那间,当年叱咤风云的赫家已随大清沉浮百年,如今不过是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彦祯见宝菊穿梭在一群女眷当中,笑靥如花。宝菊穿了一身淡紫色的旗袍,上面用嫩嫩的粉色,绿色,黄色和白色的丝线绣满了一团团盛开的菊花,竟把她不甚玲珑的身材显得妖娆别致起来。彦祯不禁暗赞,不知道这件衣服出自谁手,真是好手艺。盯着宝菊花蝴蝶一样扑朔迷离的身影,彦祯有一阵子出起神来。都说女人的一生是两次的投胎,一次投父母,一次投丈夫。这个宝菊就如同个中里手,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如果人有前世来生,彦祯想知道,宝菊的前世为她奔波几许,换得她今朝虽胸无点墨,行若童痴,却将一切信手拈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素霏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穿高跟鞋的猫' 的评论 : 非常感谢你的鼓励,一定争取好好讲故事。同爱高跟儿鞋!
穿高跟鞋的猫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笔!加油噢,等更新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