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民末清初中国的货币总量及其运行模式(一)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同样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国在进入19世纪殖民全球化浪潮之前,迅速达到了一个超级规模的人口数量。大概4亿多吧,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人口结构相当年轻。这样的一个形势造成了二个结果:一个旧中国中央集权,全盘控制,扬本抑末的统治术走到了尽头,4亿人口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节:问题的提出-贸易逆差的起源和危害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白银存量大概在5-6亿两左右。鸦片导致的白银流出大概1亿两不到吧,也就是战争前后那二十年时间里,1850年后就又入超了。[1]原因嘛,主要是江南生丝,茶叶的生产力被海外需求激发出来了,一发不可收拾。另外鸦片交易只有在违禁之际,才具有吸取中国白银的特异功能,一旦开禁成为普通商品,反而失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相对其祖,其父,乾隆是个极端保守的人物。把通商口岸限制在广州一隅,就是这种保守性的反映。其思想基础就是限制中华物资的外流,避免明亡的覆辙。但是这得有个前提,就是中国除了白银,的确不需要外国的任何产品。你有白银,就到广州交易,没有白银就拉倒。这个前提根本就是虚幻的。第一,中国的确对外国产品有需求。英国没有我们要的东西,但是印度有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二)清政府到底知道不知道明是亡于白银的?反正从它的诏书上是看不出来的。对于政府,禁海的理由是保护人民,对抗海贼,开海的理由是照顾民生。堂皇说辞掩盖着它的真实目的。就是试图控制白银。这从它的一系列行为中可以看出来的。首先是长达28年的禁海,而且不是明朝的那种禁法,是真正的饿死人都在所不惜的禁海。这样的政策,你看一眼就明白了,北方人重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崇祯十六年,(1643)户部被逼无奈,想起了宝钞。它这个发钞计划和明初不是一回事。大明宝钞是没有准备金的,随用随发。发到哪里算哪里。这次户部的发钞类似国民党的金圆券。钞是用来收购白银的,然后以白银作准备金,再玩下去。当时计划发行二亿五千万两的钞。这就说明当时户部估算的民间存银在2.5亿-3亿之间。如果这一估算正确,那么1550-1650百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正文白银的流入(一)中国古代的白银存有量,根据零碎的史料,平均摊薄,则北宋银课年15万到20万两。以一百年矿产的开采期,共1500万到2000万两的银课。北宋是十课二的。则北宋的全部白银矿产量为7500万到1亿两。但是北宋没有用银的习惯。这些白银多半做了工艺品用途。铸成锭储备起来作为支付使用的,大概只有政府收去的那2000万两。当然这里的“两”和以后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引子(二),两宋的钱荒北宋的钱荒主要在东南。西北则是通货过多。很明显的东南之财,用于西北。其实这不是北宋独家的问题,中唐后都是这样。一直到南宋仍然钱荒。南宋的问题再说。北宋钱荒主要原因有那么几个: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钱只是表象,背后是财富。财富出于东南而用于西北。由此种种问题都来了。这是个大前提。二,边患。边患加重了这种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全世界的民族都用过铜作为货币,都放弃了。为什么呢?太重了。不方便大额支付。唯有中国坚持了2500年。那么中国人是怎么解决“钱重难行”的问题的呢?只有一个办法,大额支付不用青铜。战国西汉用黄铜,唐宋用绢,细麻布。宋元明用纸币,明清用白银。所以中国货币体制一直是双轨运行的。小额用铜,大额用随便什么合适的东西。其间也发明过纯信用货币,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引子(一)中国古代的黄金中国古代的黄金是多是少?看你相信什么了。你要是信实物呢,那么从三代到二汉,古墓里没多少金器。春秋之前尤少,且多为小饰物,耳环什么的。同样的耳环,有金制的,也有铜制的,杂放在一起。说明一,黄金不多,不然不会用铜,二,金,铜等贵,不然不会将二者同放一处,让死者带走。你要是相信史书呢,中国古代大大地有金。光西汉皇帝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本文立论的基础是中国近代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不管你对本文观点相信与否,欣赏与否,你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个立论的基础是薄弱的。中国的国际收支主要是以英镑,日元在外商银行里收入支出的。而中国的贸易逆差统计是以海关两位为单位的。这还不是一个汇率换算的问题。海关确认的商品价格不是按照发票统计的,它另有算法。而收支则大致是按照发票价格的。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