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继续谈艺术。
什么是艺术?从最早的法国岩洞壁画来看就是线条和颜色的运用。初看是一种对自然的模仿。那么走出山洞,春天的大自然,有的是 绚烂的色彩,有的是生动的线条,有的是活泼的动物,有的是阳光,森林,草地,有一切大自然赋予的美。这些不是艺术吗?不是, 从来没有人赞美大自然说,这才是艺术的。这就回到了你的形和像的理解了。形,如果指物质世界的话,无论它多么的美丽,从来不是艺术。像,对形的模仿,才可能成为艺术。注意,这是说“可能”,不是所有的模仿都自动会成为艺术的,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像对形的模仿才能被称之为艺术。什么情况呢?让我们还是回到法国的岩洞里去。
那些壁画应该是冬天画的,当时的人类躲在岩洞的深处,借着火光,画下了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图画。画的是对春天,对生命活力的向往,有什么问题吗?有!当时人的寿命是很短的,冬天严酷,即使呆在洞里不出去,也免不了死亡,冬天总是死人的季节。所有洞中的人,对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下一个春天是有疑问的。所以壁画里那个春光明媚,百兽奔腾,流水潺潺的春天,是他们想象中的世界,是他们无限眷恋的人生。就是说,它是个“像”,但是它不是一般的“像”,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这个像上带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光从像上是看不出来,创作这个像所使用的手段--线条,颜色本身也不能揭示那个信息,那个信息是创作者和观赏者的“心”附加上去的。它在像里面没有一处着落点,但又无处不在。这就是“有余“这就是艺术。
呵呵,你看我这样叙述是不是比北宋范温好一点。今人看古人的叙述,总觉得隔了一层,说不到点子上。懂我明白,他是懂的。但是他又把论语,六经,左传这些也叫做艺术,我就觉得他一阵明白,一阵糊涂,思想不是彻底的清晰。那,继续。
信息不在表面,在背后隐藏着,这种事情多的是,语言里面有很多,比如双关语,A Passage to India.有些信息是很私人的,我年轻的时候在欧洲,一天开车去布鲁塞尔,这是我第一次去布鲁塞尔,刚进郊区的时候,音乐里放出了卡伦,卡彭特的一首歌,突然给我一种感觉,印象深刻,从此这首歌对我就带上了,年轻,布鲁塞尔的郊外,美好的时光这样的信息,这些都不能称之为艺术。那么什么样的“有余”才能称之为艺术?还是看岩洞壁画,它之所以被称为人类艺术的第一步,是因为这些壁画上笼罩着一层死亡的光芒。那种无限的眷恋,缱绻的情怀,背后都有死亡的阴影时隐时现。这是说,艺术是站在生死线上的,回头看此岸,无限眷恋,无比惆怅,抬头看彼岸,一片茫然,一点恐惧,一点憧憬。所有伟大的艺术,无一不是表现二个世界的对比对人心造成冲击而成就其伟大的,无一例外。当然,并不一定需要直接描述死亡,只要暗示就可以了,比如时空转换给人的恍惚,错觉,Deja vu 这些手法,犹如梦境,是艺术大师百试不厌的手法。艺术必需给人造成心灵冲击,而这种冲击必须和死亡多多少少有些联系。就算陶渊明田园诗,那种世俗的快乐背后还是有死亡的阴影的。题外一句,我可不觉得陶诗是艺术高峰,就像老树也不是一样,因为他们含蓄,不释放。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知道有东西在那里,你就是不知道什么东西,你既然不知道是什么,你心灵受的冲击也不大,宣泄也不厉害。中国艺术是特别推崇含蓄的手法的,喻之为意境高远。
我觉得艺术手法有二,一种是模拟,就是你的形和像,用像来模拟形,如果形是现实的物质世界,那你这个像不是艺术,是一种技术。比如所有传世的文艺复兴绘画大师们都靠画肖像吃饭,这些肖像惟妙惟肖,但都不是大师们的代表作,大师们赖以传世的作品都不是肖像。只有少数例外,蒙娜丽莎的微笑,达芬奇拿了定金,从没打算交货,这是他临死之前最后一张肖像画,他带着她到处跑,慢慢琢磨,他要用她那个形来画出他心中的像—就是那种微笑,那种神秘,对一个临死的老人,这是死神对他发出的神秘一笑,可能还眨了下眼。这就是这件作品成为伟大艺术的原因,它描写了一种启程前往彼岸前的心理。这里,达芬奇用已知世界的符号—美妇人的脸,来表达未知世界的一种情怀。形和像结合。陶渊明也是这样,他不是描写山水,他是寄情山水,表达从容归去的情怀。中国文人将这样的艺术手法和境界放在了最高,是因为他们很少使用另一种艺术手法,强烈反差。还是用你的形,像做比,你文章里谈到形象时有诗句:
你的方,我的美元
你的美元,我的痛苦
你的微笑,我的愤怒
方和美元是模拟,但是微笑和愤怒是反差,它也是形和像,但是像不模拟形,它反差形。这是第二种艺术手法,中国诗词里也有,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再比如,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用时空反差,形成心灵的恍惚,例子不少,但是总还是让人觉得淡淡的,就算是悼亡遣怀的诗,从潘岳到元稹再到李义山,苏东坡,也还是淡淡的忧伤,中国艺术不提倡大反差,大悲剧。而西方艺术从源头的希腊就认为只有悲剧才是真正的艺术。墓碑上的鲜花是英诗永恒的主题。罗马废墟上的徘徊和吟唱。梵高,一个技术一般的天才,因为画出了另一个世界而成为大师。我觉得这种强烈的时空反差所造成的心灵震撼,比蒙娜丽莎类的含蓄更接近伟大的艺术。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艺术会对人造成心灵冲击?这涉及人的本质,人到底是什么?人是肉体,又是灵魂,作为肉体,他寻求生存,作为灵魂,他寻求解放,人永远是二律背反的矛盾体。他的灵魂降世即处于被监禁的状态,被肉体监禁,被周遭环境监禁,自由是灵魂最强烈的呼声。而艺术就是灵魂追求自由的工具。艺术是一种哀鸣,艺术也是人类摆脱宿命的尝试。伟大的艺术无不带有解放灵魂的使命。
Art is a diverse rang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creating visual, auditory or performing artifacts (artworks), expressing the author's imaginative or technical skill, intended to be appreciated for their beauty or emotional power.[1][2] In their most general form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 the production of works of art, the criticism of art,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 dissemination of art.
我的老师来了,这正是我要请教的关键问题。艺术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我知道一句二句说不清楚,你有空的话能写一点才好。也不急。网上能探讨这些问题是非常愉快的。谢谢
回复'笑薇':用其产生的结果来定义一个事物的概念是很常见的。当然有不同的艺术定义,但我查了一下言简意赅的没找到。要是用行为活动的话,艺术的外延太多了,无法面面俱到。很希望看到对我这个“艺术就是让人产生审美想象的表达手段”定义做出具体指正:有没有反例,是否包含全部?
这是艺术作品在欣赏者的心理反应,而不是艺术本身作为一个概念或者行为活动的定义。
人的创造力成为唯一有价值的东西。
能体现互联网和AI时代的艺术还没有诞生。
沧桑鸿蒙廻前溯, 空灵艺魂论今朝。:)
问题不在于笑,笑是一种表现,文艺复兴追求的是体现人性,追求人文主义是目的。不笑,体现人性,也是成功。你比较一下中世纪的圣母像和拉斐尔的圣母,后者显示了人性。是的艺术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它涉及到哲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为了普及,也为了省时省事,一些艺术史研究者也简单化的分享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手势。因为整体理解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既然他人都说微笑好,自己也就只好皇帝的新衣了,连画家都这样说....
我看过中国电视里有个好像叫做《和大师对话》的一集节目,那次是中央美院的院长范迪安站台,这人是我很尊敬的学者,理论水平挺高。但是他回答的一个问题让我觉得他可能也有“殆”的局限。当时有个小年轻问他AI以后是否会有能力担当起所有的艺术创造的工作,他很肯定地回答不可能, 然后说了一下他想到的理由。我倒是觉得真难说,人工智能就会是人脑的延展,包括创造力和想象力,等AI突破人的智力极限哪个奇点到了,3D打印纳米材料的技术越来越厉害,想要什么样的画风,什么样的精度的作品都是可能的,那时候人的手工技巧可能就真的要进博物馆了。这就像原来电影里演的,你们不给我们皮靴我们穿草鞋,你们不给我们洋服我们织土布。到时候艺术家还可以以这种自給自足的方式做文化保护式的艺术活动,但是高质量大批次的AI作品,可能会是公众选择的主流了。
都是个人愚见,豆干兄权当一笑。
宗教统治的中世纪500 年,其中绘画作品基本上都是宗教题材,大多与圣母玛利亚和她的孩子基督有关。画中人面无表情,动作僵持,看不到内心,透着一种空灵。而蒙娜丽莎有了笑容,尽管是一种带有诡异的微笑,但是是人了。这是艺术革命,从一个思想被禁锢了500 年中解放出来需要革命的勇气,需要理想的追求,需要明确的信仰,达芬奇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这才是画的意义所在。今天有千千万万的画家可以画出那个微笑,不幸的是,它发生在600 年以后,人性处处都在的时代。
人们用太多的精力去看画的本身,又有皇帝新衣的情节,就把微笑神话了。问题在于,黑暗的中世纪又有谁敢这样做呢?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达芬奇做到了。
很快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家,音乐等等都表现出积极的反响。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当时经济发达,商业活动活跃,而当地的巨富美第奇家族崇尚艺术,雇用多名艺术家为他们服务。还请过达芬奇住在他的家里进行创作。去罗浮宫的人都要去看蒙娜丽莎,她好在哪里呢?有人说她的微笑,有人说她的手,有人说她的神态。不管哪一个归根结底是蒙娜丽莎像个人,而在过去的500 年中,绘画只有宗教题材,圣母玛利亚,耶稣,而他们的姿态,面部表情看不出是人。蒙娜丽莎的贡献在于它表现出了人性,人们需要,期待的人文主义。
从此之后的圣母像开始不一样了,拉斐尔的雕塑圣母身抱耶稣的雕塑(对不起,忘记翻译为中文是什么了),开始像人了。
最近谈达芬奇的不少,达芬奇对人类的贡献何等了得!不仅是绘画,雕刻,还有解刨学,医学,物理学,哲学..... 等等。今天的人们往往奇怪文艺复兴怎样开始,为什么存在,有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新世界。文艺复兴的中世纪黑暗尽头的结果。中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500 多年中,宗教严重压抑人性和行为,禁欲主义,思想禁锢,教会贪污腐化,政教合一产生的社会不公,两极分化,再加上当时欧洲的黑死病肆虐,人民内心憎恨教会,希望一种充满人性的生活。但丁写了一个三部曲的史诗,地狱篇,天堂篇,炼狱篇。诗中并没有遵循圣经描述天堂和地狱,诗人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并创造了炼狱一说。薄伽丘用通过《十日谈》中7 个男青年和3 个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到森林渡过10天,而每个人每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的描述揭露了教会的丑陋和腐败。开始了对于人性的描述。
可能我这个“死”的标准太绝对了。我其实想说的是时空的转换,定格,异度空间,总之是另外一个世界。我取了个最强烈的例子“死”来描述。我觉得对“生”的赞美背后是有死亡做陪衬的,不然何以让人感动?我觉得艺术要表现的就是二个空间交错时的那一霎那对灵魂的冲击。形,此间,像心间,或者叫做异度空间。像当然要借助于形,不然怎么办?抽象派里形少像多,后来多到别人都不能感动,这有什么呢,作者自己能够感动就行了。艺术的目的是拯救,能救自己也是好的。所以你昨天对遍野的言论,我深表认同。
我这几年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思想,就是不知道对不对。所以要请教。谢谢你的回复。
柏拉图说艺术是对外界物理形态的模仿,可是真正要达到美的境界是要与精神上真的美的形态符合。因为外界的物理形态可能不是真实的,而精神上的是随着灵魂降生带来的。这可能是和你文中说的“心”对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的思路基本上是沿袭西方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理论。
西方古典艺术中,死亡确实是个重要的题材,但给人带来震动的也不一定全是和死亡相关的。有许多借助神话赞誉生命的题材让人看了也很有感触,在生命性爱和死亡这个轮回上,中国古典艺术的确没有西方表现的那么直接。
另外肖像画人物画其实是许多大师赖以成名的看家本领,比如伦勃朗,维米尔,卡拉瓦乔,拉斐尔甚至达芬奇和以后的法国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的许多画家。这点,东西方不太一样,中国古代名画家多是以山水画留名的。即便是到了近现代,顶尖国画大师也都是擅长花草鱼虫,动物山水,这可能和传统中国文人闲散淡泊的处世哲学有关,就像陶渊明那样的。可是,你要是走入中国当代油画拍卖市场,高价的几乎全是和人物有关的作品(除了吴冠中),具象写实只有画人物才显示水平,因为那里面有生命的映像,把形态赋予生命可能还是艺术技巧中最难的,那种characterize的过程,不但是需要技巧,而且需要精神的领悟。
蒙娜丽莎的价值不在于此。
================
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多谈几句吗?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