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北大的调干生
《文摘报》(2013年04月30日08版)
北大教授谢冕(站立者)和孙玉石
“调干生”是上世纪50年代大学一道浓重的风景,他们的年龄比平常的学生要大些,谈恋爱、结婚的事情是常有的。
他们的经历多,思考和处理问题成熟,因此班级或支部甚至校学生会的工作都由他们担任。
学生中的骨干
上[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32:金镖小太保之死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10期作者:易明佳、金枚、迟婴一、金镖小太保1950年8月8日这天是立秋日,正是家家户户啖瓜迎秋的日子。可是,徐州市第三区大同街上,“老正祥布店”的于老板当晚纳凉啖瓜的时侯,却被一桩意外之祸打破了——于家的独生子于若聪被人杀了!于若聪虽说不过志学之年(十五岁[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31:华东特案组(三)神偷阿七(下)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第9期作者:东方明、李西始、钟平凉害人孙少爷的家属那里着手调查神偷阿七其人的线索。九、一线曙光以特案组大多数侦查员的迫切心情,作出决定之后应该速往孙少爷老家宁波开展侦查,这其中也包括焦允俊。但特案组的另一位领导郝真儒却不同意这种匆匆忙忙的做法,在焦[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30:华东特案组(三)神偷阿七(上)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8期作者:东方明、李西始、钟平凉一、密件失窃1949年10月31日,华东特案组接到命令,立刻前往江湾机场,搭乘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处特派的飞机前往福州,侦查一起刚刚发生的密件失窃案,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破获该案,逮捕案犯,追回密件,并须查明被窃密件是否泄密…&hell[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29:苏侨遇害案——又名:外侨在华遇害记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07期作者:范汇公、徐胜利、甄仲春1954年春,苏联因国内经济建设需要,决定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及北高加索一部分地区组织垦荒。4月3日,苏联驻沪总领事馆告知中方,苏方将对在沪苏侨进行登记,征召回国参加垦荒的志愿者,请中方给予协助[
阅读全文]

73年分到华东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时,地质系统归在重工部的名下,各省的地质局归省重工局管,直到80年代中才独立出来。那时,重工部常会发一些有关科技方面情况的文件。如今只记得一些零星碎片。
一是当时中国产的歼六飞机,按技术资料,大修时间是300小时。援助巴基斯坦的歼六,经过巴基斯坦聘用的英国技师的维护后,大修时间延长长到600小时以上。零部件没换[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28:诈尸之谜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06期作者:孙沉、刘磊、应维道一、酒仙醉死本案正主儿名叫蒋何为,四十三岁,祖籍山东烟台,三岁时随父逃荒去了东北,其父凭着一手出类拔萃的瓦工手艺在哈尔滨落脚定居,之后一直未曾离开过。因此,蒋何为与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几乎没多大区别。蒋何为继承了祖传的瓦匠手艺,不到二十岁已经[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27:准明星毒杀案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5期,第102-第124页,共23页作者:东方明、石以迈、于春初一、少女猝死1952年2月14日,星期四。对于本案发生地上海市的广大市民来说,这应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不过,对于居住在嵩山区重庆南路仁安里69号的少女喻宝珠来说,这一天却是她短暂人生的终结之日。这天上午九时许,住在新闸路的叔公[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26:江城劫金案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7年第04期作者:吴明滔、梁健、孙叔夜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朝廷流放夜郎。途经武汉时,登黄鹤楼听艺人吹笛,有感而发,留下《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名诗,诗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遂成为千古绝句。而武汉从[
阅读全文]

中国人老了希望落叶归根,入土为安。野生动物老了会怎样?
大西北的青海三江源流传着一个故事,几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人,在退休后见天儿地聚在一起闲聊,古今中外,山南海北,家长里短,戏谑挖苦,……。日复一日,仿佛永恒,不知不觉间,时光就在这静好的岁月中悄然流去。然而,该来的终是要来的。
有人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人们这才想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