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无论是对人或对事,都该是预先性的。这一篇作别2017的文字,却是在2018的第一个月即将结束时想起来写的,不写居然有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感觉。于是,写就此文以纪念逝去的2017和飘然而逝的青春年华。
走进2017年时,是不知所措,迷茫,和失落的。容颜已不再年轻;事业尚未成功;孩子开始叛逆;爱情也不再风花雪月。心却偏偏还要追着去抓那个且行且远的青春[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36/9b/b6/9746aa758671EdpB3ZPe.jpg)
周一(1/8/2018)中午,在创历史记录的最低温度刚刚回升时,收到email紧急通知,说是由于冻雨(freezingblizzard)的即将来临,学校将在一点钟关门,除必须人员外,统统回家。女儿的周二学校的课也取消了,周三的时候温度终于再次回升至高于冰点,雪就开始融化了。
早晨出门时,四周静悄悄的,太阳照在大地上,暖暖的。没走几步,听到有一种小的不能再小的声音静静地[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ea/21/04/c5b896b104115NM4dUIT.jpg)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王蒙了,因为他的《青春万岁》。再大一些又读过他的《坚硬的稀粥》,只是记下了小说的名字,因为它的独特。真所谓少年不懂王蒙书,读懂满心钦佩情!
以我的拙笔,我没有能力分析他对人性的深刻洞悉,他优美文字里的刻骨的深情,他的奇妙的构思,和他永不停息的探索和创造,不说他的《青春万岁》,不说他的《恋爱的季节》,不说他的《活动[
阅读全文]
小时候生活在中国的东南方,雪少。每每逢雪,我们那个在长江边上的小城必定是“满郭人争江上望”,实际上,是湖上望。位于小城中心的甘棠湖和南湖边必定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过节般的喜悦荡漾在空气中,像飘飞的雪花。所以一直对雪情有独钟。
我们现在住的镇子也小,虽然不在水边,但依旧很美。写过她的春,夏,和秋,一直想写写她的冬和雪,可是忙[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e5/25/9f/7d76fd864755GgTyayKu.jpg)
两个电影让我哭的一踏糊涂,一个是日本电影《入殓师》,另一个就是《芳华》。看过冯小刚不少电影,像《甲方乙方》、《不见不散》、《非诚勿扰》,《一声叹息》,《1942》,《天下无贼》等,但最喜欢的还是《芳华》,觉得这一部是他最棒的作品,是他用揉碎了的心蘸着眼中流淌下来的泪水挥写而成的!
首先是美,自然,和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美和自然不言自明[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3/f4/94/36fa602a5912ddCn8HK4.jpg)
一如既往地,今年的感恩节又是在女儿的好朋友家过的。几个孩子一起长大,从preschool两岁起就同学了,家长也玩的来,便“传统”下来了这个感恩节的聚会。“无酒不成宴,无汤不成席”,感恩的“爬梯”上除了喷香juicy的火鸡外,少不了的还有酒。
我一向不善酒。大学时候两杯啤酒居然就让我脚踩棉花,摇摇晃晃,被大家哄笑一场。近几年流行同学[
阅读全文]
一直不敢写音乐的文章,因为真的是不懂音乐。今天读了文学城网友休里先生的《观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有感》一文,引发了我潜在的感触,不吐不快。
上半场开场是赵季平先生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由中国小提琴手宁峰担当独奏。作为一个音乐的门外汉,虽然不敢妄自评论先生的作品,但真的是喜欢。据说这部作品是集先生十年的思绪而成,结构是奏鸣曲式的[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9a/ec/1f/6cc8aeaa7958qHGE0AKj.jpg)
长周末飞到西海岸参加好友的婚礼。在加州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下,在美丽多彩的Laguna海边的茵茵草地上,在和煦温柔的海风中,那样美好的一对璧人儿,在缀满鲜花的白色拱门前,手拉着手,在证婚人的引导下,圣神而庄重地向对方立下了不离不弃的誓言:无论顺境或逆境,无论富裕或贫穷,无论健康或疾病,都爱你,都尊重你;在长长的一生中,不受外来的诱惑,忠[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f2/0b/c5/2fbf216559809Ucoq638.jpg)
大约有十年没有考过试和进过课堂听课
了。忽然就特别怀念听老师讲课的感觉,
便心血来潮地注册了一门晚间的课,打算
旧梦重温。
等到新学期开学时,完全就把这事给忘到
爪哇国去了,直到coursecoordinator发
了邮件通知我,已经三次课没上,错过一
次考试。才记起夏天头脑发热时注册的
课,慌忙上网找上课的信息,第二天到点
时便带上头天准[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fd/1e/d6/04c1f488810134O5hX7X.jpg)
《舞男》是严歌苓2016年的作品。
极会讲故事的严歌苓在这部书中穿插的讲了两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们都发生在上海的某个舞厅中,旧上海的和新上海的,老克拉的和新海归的,错综盘旋,却同样的令人伤感,也同样的发人深思。
这是一个关于三十岁的国标舞师杨东与四十四,五岁的海归律师张蓓蓓和在社会底层的打工妹丰小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故事,穿插其中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