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5)
2018 (37)
2024 (1)
一直不敢写音乐的文章,因为真的是不懂音乐。今天读了文学城网友休里先生的《观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有感》一文,引发了我潜在的感触,不吐不快。
上半场开场是赵季平先生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由中国小提琴手宁峰担当独奏。作为一个音乐的门外汉,虽然不敢妄自评论先生的作品,但真的是喜欢。据说这部作品是集先生十年的思绪而成,结构是奏鸣曲式的,音乐语言具有强烈的中国色彩的。整个作品的主题是爱,是爱的悠扬和柔情;是爱的矛盾和冲突;是爱的绝路逢生的盘涅和升华!宁峰的演奏深情,细腻,收放自如,情绪控制跌宕起伏,如泣如诉。让根本不懂音乐技巧的我,被感动和激动的不止如何是好!接下来是陈其钢先生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也是特别的喜欢。演奏者是来自法国的大提琴手Gautier Capucon。据说也是位大拿,履历闪光,获奖无数。但我斗胆冒昧地说句真实的想法,那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如同西女着旗袍,不是不美,而是少了一份只有东方人才有的骨子里的韵味和妩媚。就觉得他呈现的技巧是高超的,却少了一点点什么,或许是那一点点能够触心的东方式伤感和无奈吧。 他后来加演的一段圣桑的天鹅,倒真真的是感人!那琴声里的缠绵忧伤和似水的柔情把你的心都融化在那一份剪不断的情思里了。
下半场是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是作曲家最后一部交响曲作品,也是最辉煌和成功的一部。由年轻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演奏的这部作品好像没有特别精彩的可圈可点之处,只是觉出了奔放的和年轻的热情,也许有点太使劲了。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年初听过的另一部交响作品,是Stéphane Denève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奏的Pictures from an Exhibition.那是一场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演出。当演到 "The Bogatyr Gates" 时,我真正体会到交响的魅力和震撼,那些不同乐器产生的各种声音合并在一起竟然生成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任何一种原有音色的,而且更加有光泽的声音,那是一种直击人心的,能重上云霄令人兴奋的存在。也是这时,我真切的地体会到艺术的创造性。特别的激动,就想找个内行聊一聊,可是没有,好大的遗憾! 那真是今年看过的演出中费交最出彩的一次。这次大剧院的勃拉姆斯有那一场费交的激情,却少了那种震撼的效果。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指挥吕嘉在观众的盛情邀请下,再次举棒指挥乐队为大家加演了«匈牙利舞曲»和«紫竹调»,圆满收官。
还有一些的感触来自观众。请原谅我的直率,我的有些同胞观众让我有点汗颜。居然有人抱着大瓶子在演出时喝水!间或有小孩子的哭闹和手机的铃响,还有每个乐章之间的热烈鼓掌!每个乐章之间不鼓掌是古典音乐会的约定俗成,我想是为了不影响演奏者的入戏状态和乐曲的完整性的原因吧。
此文纯属个人感受,本人绝对的音乐外行,有不对处,敬请指教!
祝节日快乐!
也特别烦最后一段描述的,好在一般我们这里的正式演出大家还比较懂规矩,若是有孩子的表演或是中国新年的的时候就开始乱了。
预料之中!
第四交响乐是 OP 98.(1855) 他后来写到 Op. 122, Eleven Chorale Preludes, for organ (1896)。第四交响乐后11年里又写了24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