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博文

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四月初八(辛未),唐高宗李治任命闻喜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西突厥。可惜大军尚未出发,裴行俭就病逝了。
唐高宗到泰山封禅之后,打算遍封五岳。秋七月初八(己亥),朝廷在嵩山南面兴建奉天宫,并设置嵩阳县,又在蓝田兴造万全宫。监察御史里行(非正式官员)李善感谏道:“陛下封禅泰山,祭告太平,致意群瑞,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孔明借箭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是否真实很难知晓。也许全是罗贯中的杜撰,也许是民间传说。诸葛亮是历史的传奇人物,因为他高尚的品格,善良的人们经常将所有的好事都往他头上戴,也许就包括了孔明借箭。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唯一有关他在赤壁战役的记载是这么写的:
刘备到了夏口,诸葛亮跟他说:‘事情很紧急了。臣请求奉命向孙将军求救。&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开耀元年即公元681年闰七月,裴行俭平定了突厥,带着捉获的突厥头领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回归京师。九月二十七(壬戌),裴行俭等人献上战俘。冬十月初一(丙寅),朝廷不顾裴行俭的反对,将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在都市斩首。
十月二十二(丁亥),新罗王金法敏去世。朝廷派使者去立他儿子金政明为王。
十一月初八(癸卯),朝廷将被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调露二年(也是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三月,裴行俭在黑山打败突厥,生擒了他们的酋长奉职。八月十五(丁巳)唐高宗李治将中书令兼检校鄯州都督李敬玄贬为衡州刺史。
太子李贤听到宫中有人私下议论,说自己是天后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因此内心产生疑惧。明崇俨因为善于厌胜等巫术得到天后的信任,经常暗地里声称“太子不堪承继,英王长得很像太宗&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仪凤四年(也是调露元年)即公元679年春正月(《旧唐书》作辛未为误,因为正月没辛未),户部尚书平恩县公许圉师去世。许圉师是初唐名将许绍的小儿子,很有器干,博涉经文,进士出身。唐高宗显庆二年(657),他经累迁成为黄门侍郎和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翌年,他因为修撰实录被封为平恩县男,赐给三百段布帛。经过四次迁徙后,他在龙朔中年(662)出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仪凤二年即公元677年春正月十二(乙亥),唐高宗李治到东郊的皇家藉田耕作。
正月十八(庚辰),京师地震。正月二十(壬辰),唐高宗临幸司竹园,当天回宫。
当初,刘仁轨带兵从熊津回朝后,留在那里的扶余隆害怕新罗的威逼,不敢留下,很快也就回朝了。二月二十五(丁巳),朝廷任命工部尚书高藏为辽东州都督,封朝鲜王,送他回辽东安抚高丽的剩余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九月初七(癸丑),唐高宗李治下诏追复长孙晟和长孙无忌的官爵,为当年被陷害致死的初唐功臣长孙无忌平反昭雪。
九月初八(甲寅),唐高宗登上翔鸾阁,观赏大欢宴。他把乐队分为东西两棚,让雍王李贤主持东棚,周王李显主持西棚,用音乐角胜取乐。中书侍郎同三品郝处俊谏道:“二王年龄还少,志趣未定,应当推梨让枣,相亲如一。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近写的武则天杀害近亲的随笔,居然有人出来捍卫武则天,说她不可能因为嫉妒去害人!估计都是从像《武媚娘》那样的戏说电视剧那里看来的。我同意正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凭空想象的戏说就那么可信!说因为嫉妒残杀近亲不可思议,那么宫廷政变,兄弟残杀难道都不是近亲吗?甚至一代明君唐太宗都曾为了权力发动玄武门六四政变,杀了亲兄弟。为了权力什么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二月初二(壬午,通鉴作正月为误),唐高宗李治任命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卫尉卿李弼和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为副手,发兵讨伐新罗。当时新罗王金法敏接纳了高丽反叛的部众,又占据原来百济的地盘,派人把守。唐高宗非常愤怒,下诏削去金法敏的官爵。金法敏的弟弟右骁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金仁问还在京师,唐高宗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在研究历史时,人们经常问我:二十四史到底有多真实?虽然水分肯定很多,但除此之外,难道还有更可靠的资料吗?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历史的真实性都非常重视,所以史官历代都得到尊重。不是曾有过史官兄弟为了坚持记载真实,连续被君主杀了还照样坚持的故事吗?司马迁受了宫刑后,照样书写真实的历史,并没有为他当代的汉武帝涂脂抹粉。中国史学所以说大部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