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瓣

还记得自己原先的模样吗?
博文
(2015-09-28 08:29:52)

中小学同学搞了一个微信群,失散已久的发小得以重聚。几十年前的情景似乎发生在昨天,可大家都已到了能写回忆录的年龄。 “人的一生就好像搭车旅行”-感谢我的同学唐磊带来这篇抒情的散文诗。不知道作者是谁,不过没有关系,那并不重要--恰当的比喻浅显易懂,深刻的含义给人启迪,优美的文字带来无尽的享受,这才是它的意义所在。 我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2015-09-25 16:40:08)

同学在微信群中谈论起毛线,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久远的过去。 上海的毛纺产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形成规模,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曾来沪打工,六进六出(6:00am-6:00pm)纺毛线。作为全国纺织企业的龙头老大,上海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秀的工人,出产的毛线梳理细致、分股均匀、染色到位。 上海市民对毛线情有独钟,却没有因自家门口发达的毛纺业而得到多少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2015-09-11 17:20:14)

(原创,谢绝转帖) 幸福的童年,就是有一群鸡相伴。 小时候的家在城乡接壤处的小区,一排排整齐的日式双层房子,每家都有一个小院子。70年代上海的副食品供应相当有限,因此小区里家家户户都养鸡。 大人成天开会学习,孩子得承担不少家务。养鸡这个活儿轻松又有趣,没有谁不愿意干。而每年春天去孵化场买小鸡,无疑是最令我兴奋的时刻。出门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2)

(原创,谢绝转帖) 同学的妈妈问:你是宁波人?舟山那边的?那家里是不是有很多坛子呢? 对!对!很多坛子,很多很多,都是装着海鲜来的! 爷爷所在的舟山海运局几乎每星期都有机帆船来上海,不知道他们到底运些什么东西。有了这个便利,我们得以随时吃到最好的海产。有次一个叔叔挑着扁担刚下船就被治安联防扣住--在那个实行配给制的年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4)

(原创,谢绝转帖) 我是上海出生的宁波人。童年时代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以为祖籍是舟山,那一带被老上海人统称作宁波。直到1976年春节,在祖屋转售族人之际,我们应祖父母的意愿返乡寻根,这才发现老家在对岸的鄞县。 没关系,我的心依旧在舟山,因为爷爷住在那里。 记忆中的舟山,是爷爷那低矮的排屋和周围的农田村舍;是姑姑家雅致的木楼和边上的菜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2015-08-06 18:58:43)


朋友来串门,夸咱家的马克思是个“表情帝”。受了鼓励,于是编辑一组照片与大家分享。
呼朋唤友的马克思
形单影只的马克思
误入歧途的马克思
得意忘形的马克思
欲哭无泪的马克思
无可奈何的马克思
目光炯炯的马克思
忧国忧民的马克思
自得其乐的马克思
开怀大笑的马克思
珠圆玉润的马克思
正在减肥的马克思
伐木工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15-07-21 15:04:06)


我是一只三岁的金毛狗狗,我的名字叫马克思。 瞧!这是我每天挂在脖子上的名牌-
我喜欢到清凉凉的小河里洗脚丫
也喜欢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打滚
更喜欢在沙发上蒙头睡大觉
我的狗生幸福又快乐!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