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皮皮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昨晚先是遭女儿埋怨,因下班晚了一点造成送她去开会晚了二十分钟(一共一小时的会)。会议应七点结束,于是干脆在车内坐等,同时参加六点半的半小时电话会议(是儿子的弹弓项目的家长会)。快七点时儿子来短信,说要去看七点半的电影,最热门的《SteveJobs》(乔布斯)首映!他已吃晚饭,九点半回来。于是问是否可以同去,答曰他的票可带一人,他可等我。事后得知这电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个另类,它不是由诺贝尔遗嘱定下的奖项,而是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为庆祝成立三百周年而出资设定的。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出生在苏格兰的英国经济学家、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迪顿(AngusDeaton)因对消费、贫困和福利的分析而获奖。这次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不是犹太人(媒体没有说他是),这样就使得犹太人已经连续三年未获该奖,算是非常少见的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09 08:01:56)

今天挪威方面宣布,突尼斯“全国对话机构”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以上简短的一句话透露出三个信息来,让我们分别一一剖析一下。首先,是挪威不是瑞典。是的,和平奖是唯一项不在斯德哥尔摩公布和颁发的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进行管理,挪威议会选出5人组成委员会决定获奖人选,在当年12月于奥斯陆颁发。其次,获奖者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学就是人学"这句名言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今天瑞典诺奖委员会宣布白俄作家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纪实口述类作品记叙了人类面对战争、灾难、死亡和爱情所表现出的勇气。颁奖词说: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非虚构类作品在诺贝尔文学奖史上很少获奖,上一次是1953年的邱吉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今天诺贝尔化学奖出炉,由TomasLindahl、PaulModrich和AzizSancar分享,以表彰他们在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这是诺贝尔化学奖吗?最近几年,诺贝尔化学奖总是被搞成理综奖。大分子、和生物有关的成果每每夺得化学奖。一方面可能是小分子田里的草都拔光了,难有突破性成就;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有时各科间的界限也很难划清。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两得诺奖,大家都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刚才看到新闻,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公布了,给了日本和加拿大的科学家。日本这几年在物理奖上表现突出,去年的两位获奖者(LED的发明者)一位是日本人,另一位是美籍日本人。 去年和今年都呼声很高的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研究拓扑绝缘体)没有得到,非常遗憾。不过他得诺奖是迟早的事,希望明年能实现。 张教授沒上高中就上复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终于有了自产的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医学)获得者。屠呦呦、青蒿素成为两个广泛提到的关键词。《诗经》牛啊!几千年前就预言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这青蒿素是1971年中国应越共要求动用千人在浩翰中医典藉中挖出来再加以研发的,屠呦呦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想不到啊,当年一直大声欢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在近五十年后又开出了新的硕果!
请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天送女儿去考SAT,心中忐忑。其实女儿的SAT之路很龟毛(台湾话,我也不懂,乱用一下)。她曾经分别在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就考了,当时是为了进入JohnHopkins大学办的CTY(资优学生)项目,成绩够资格了就可以网上上课或上夏令营。凡是初中考的,美国考试机构CollegeBoard都会在学年未的六月份彻底清除、不留案底,所以不必担心背了黑锅,所以考着玩玩也不错。记得女儿八年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看了本虾的血月一文后,许多人对本虾的朋友王子很盛兴趣。这个我们大唐的敌人突厥人,他的中文到底有多好呢?王子在中国呆了5年,到中國之前没有學過中文,连“你好”也不会说[微笑]。五年能把中文学成这样,太了不起了。有人问为什么选择中国?答曰:因为一个土耳其人会说英文没有什么特点,但是一个土耳其人会中文没有几个。还有觉得中文现在世界上最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9-29 06:03:07)

2015.3.143月14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猜猜看?想到圆周率了吗?是圆周率π日(Pi节)。因为是2015年,所以很特殊,这可是百年一遇啊。今天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新生录取就是在9点26分放榜。这个时间点在美式英语的表达正好是31415926,即圆周率π的前几位数字。MIT还制作了一段用无人机传递录取通知的录像,显示了科学人的文艺范。http://mitadmissions.org/blogs/entry/keep-your-eyes-to-the-sk[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