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写之美
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的交往变得实时同步,交流的层次也自然而然地变得浅了一些。与此同时,人们对书信变得更加珍惜。前些年参加一项活动后,在回程的路上用纸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很长的致谢信。因图方便拍成照片用微信传了过去。结果竟被主办方传看,后来索性要去原件收藏。
书写之美在于它将过程和内容溶于纸上而得到永恒的存在。合适的[
阅读全文]
西洋歌剧中文版
过去知道郑小瑛推广西洋歌剧中文版,并从意大利语歌剧入手尝试。目的是向国人推广歌剧艺术。现在又尝试俄语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可见郑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歌剧首先作为一种声乐艺术,它是与语言的发声特征密切相关的。
先说中文,中文发音特征是单辅音加单元音:辅音定唇位齿位,元音定舌位。因为总是元音结尾,所只唱起来[
阅读全文]
八月,似火的骄阳在暑伏湿热的空气中肆虐,让人期盼着秋日的一丝清凉。周末闲暇,我们又不自觉地走到公园的湖边,驻足、遐想……蓝天之下,湖水波光粼粼、眼前绿树成荫。让人不禁想起亨德尔的名曲《绿树成荫》:
绿树成荫
芳草如茵,
绚丽幽静
人间难寻.
一缕清风拂面吹过,摇曳的思绪随着湖水荡漾,惬意的时光随着湖水流淌,一段尘封在心底[
阅读全文]

二零一七年是七七级高考入学四十周年。在编辑班级聚会纪念文集的过程中,偶然地读到灰君的个人文集《锈钉子》。周末闲暇,便认认真真读了一遍。
《锈钉子》洋洋数十篇文字,涉及插队、高考、留学、创业、海归和旅美生活。不难看出,这些文章大多是在近年来闲下来时写的。那些心平气和落笔平稳的文字让我不禁想起当年灰君的君子风度。
余与友交往,常持一观[
阅读全文]
周末的晚上没有什么能比和太太一起出门看歌剧更惬意的事情了。尽管最喜欢普契尼的歌剧,但莫扎特的喜剧《费加罗的婚礼》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在初秋的时节,夜幕很早就悄悄降临,外面下着绵绵的细雨,去看歌剧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歌剧。尽管没有男高音的唱段(一个小遗憾),但是其两个女高音和一个女中音把整个剧情演绎得相当完[
阅读全文]

我们的成绩单
日前,大学同学LZI等来访,聊起来我们的大学同学们的过去和现在,感慨万分。
尽管我们七七级同学们对选择物理学没有悔意,但对大学成绩单都有很多怨言。当年所考的科目,均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治系治校方针下,施行压分措施,同年级二百三十多人,一门考试下来得九十分以上的学生只有三五个。到头来,大家以平均分七十分毕业。无可奈何[
阅读全文]
明天就是12月1日。四十年前的这一天,我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
《那一年》
1977年我初三毕业。
197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自我中生成出来一个非我:第一次成为三好学生,最后一拨入团。三年的中学,常常是在为实现非我而争取进步,而结果往往是让人感到沮丧无望;但是,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广泛读书则是很惬意的事情,三好。与否不妨大局。
1977年9月毕业插[
阅读全文]

Oh,OCuruncho--加利西亚乡村料理(Galicianrusticcuisine)
过去写过一些游记,但很少写餐饮这方面的经历。近日闲暇便写了几段,也算是完成了一个有趣的作业。照片往往是最直接的记叙方式,但本人历来喜欢用文字把所闻所见记录下来。你可以一目十行地读完这段文字,并得出一个"好吃''的结论。如果认真地逐字逐句地读下去,或许你得到的将是一种深刻别样的体验。。[
阅读全文]

喜欢做红烧肉的人经常会遇到下述情形
猪皮高度收缩,导致红烧肉块变形。
五花肉肉块断裂分离,瘦肉坚硬导致脱落。
五花肉肉块熟的程度不均匀,或皮软肉硬或肉熟皮烂。
数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五花肉前期预加工以及红烧肉东坡肉扣肉的的一个段子。中心思想是先将大块猪肉煮至七八成熟,然后再进行加工调味制作。
今天这段将简短重复前期水煮的[
阅读全文]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人所共知的著名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也有一个被称为命运的第四交响曲。
去年一月四日新年音乐会上,与OF爱乐乐团合作,钢琴家卡蒂亚·布尼亚蒂什维利(KhatiaBuniatishvili)演奏了李斯特柔和至极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指挥家陈以琳(ElimChan)给我们展现了柴可夫斯基色彩缤纷情感丰富的《第四交响曲》。陈以琳近年来经常受邀客座指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