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农庄

用开花的创意,将司空见惯,变成耳目一新。
个人资料
博文

中国的汉字,实在太奇妙。比如,人和动物的头,正体字写作“頭”:左边一个“豆”,右边一个“頁”。豆,指带短把的圆斗形容器;頁,指有头发、有胡须、有睫毛和鼻毛的面貌。 人圆形的头,连着一段脖子,看上去就是一个“豆”;人和动物的头上,又都有一个“面”,今天称作“脸”。蛇和蜻蜓的头虽然很小,但也都有一个清晰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前两天,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后迫不及待地递给我一张捐款通知书,说让我早点把钱准备好,免得明天她忘记。 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给癌症研究机构募捐的,于是我就不假思索地对女儿说:“这次我们不捐!”女儿一听,觉得很诧异,瞪大眼睛问我说:“以前我们每次都捐,为什么这次不捐了?”我说:“以前是捐款给残疾人,给战乱国家的苦难儿童,给原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8)

女儿出生时,太太做了一个梦,说这孩子前世是唱京剧的。我虽然不信中国魂会投生到加拿大来,但却觉得孩子长大后应该送她回中国读几年书,学习中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转眼女儿十岁了,我当初的想法也该实施了,可如今的中国,哪里还有十年前的天、地、人、情、境呢? 去年春节期间,我刚好在国内探亲,每逢朋友、同学聚会的场合,我总要抓住机会向大家采集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苜蓿草
田野中的苜蓿草垛
苜蓿是我们草原地区主要的饲料和绿肥草种,其英文名字叫alfalfa,学名是MedicagosativaL.。由于苜蓿的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庄稼直接吸收利用,从而改良土质,增加农作物产量,所以,草原省政府鼓励农牧人种植苜蓿。我们经常从风景图片中看到的田野草垛(strawbale),有一种就是苜蓿草的草捆。 苜蓿原产欧洲,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中国文人造反的本事一向不济,但诲淫的功夫却是世界一流。无论是多么生涩、隐晦、佶屈聱牙或阳春白雪的淫词艳语,他们总能找到办法推广普及,让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名垂“黄”史。 比如“云雨”,原本是战国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的虚构典故,即便在当时,能够读懂《赋》体的人也为数不多,可是,经过历代文人的移花接木和偷梁换柱,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大概是受了孔子的影响,中国人无论品人还是论事,都喜欢“一言以蔽之”。语言简洁,虽然给人清爽练达的感觉,但也常常以偏概全,更容易产生歧义。比如,最近国内有同学问我,若用一句话来概括现在的中国男女,句将安出?我想了一阵子后,回答他说:“男人死不认错,女人死不服老”。同学觉得这句话很有概括力,也很生动,但我自己觉得这话颇有些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2015-01-14 06:05:40)

儒家经典《孝经》记载:孔门大弟子曾参,生母早亡,继母对他凶恶寡恩,但他仍然尽心尽力地供养继母,妻子仅仅因为让婆婆吃了没有蒸熟的野菜——藜,他就把妻子休掉了,自己后来也未再续弦。有个成语叫“蒸藜不熟”,比喻孝顺父母之意,典故就是从这里而来。其实,藜,不论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鲜嫩的茎叶生的也可以吃,而且更有营养,未必一定要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美国有一个民间组织,为首的叫AndrewMorrison,现在正通过网络向北美和全世界推广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建筑。这种建筑的墙体用草包(strawbale)为原料建成,但又不是简单的钢结构填塞秸秆的做法。它的防火、防潮、防风、防腐蚀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外观装饰也非常漂亮,不但可以用作工具房、收费站、避难所、兵营和温室,还可以直接居住,尤其适合农舍、养老院、汽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Shamrock是爱尔兰人称呼幼嫩时期Clover的一个专有名词。其实,Shamrock与Clover是同一种植物,而不是两个。它们二者的关系,有点像中草药中的“茵陈”与“蒿”的关系。“茵陈”就是幼嫩时期的“蒿”。中医所谓“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拿来当柴烧”,指的正是这种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名称与特性的事实。 中文大多把Shamrock翻译成&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现在的世界是个荣辱不分、善恶混淆、黑白颠倒的世界,很多事情都要反过来想,反过来做。个人适应社会如此,政府管理国家也当如此。比如,过去我们一直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邪不压正”、“以德报怨”、“教育可以改变人”等等,如今看来,都不管用。时代变了,教化的手段当然需要与时俱进。民不知礼,奈何以礼待之?对坏人的宽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