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猴王去哪儿?—猴面野花的传说
《西游记》中最著名的章节都被独立搬上了荧幕,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女儿国》等。
我的两个“香蕉”小儿也看得津津有味,咯咯笑个不停。
有网友闲着无事,重翻《西游记》,竟然有重大发现:《真假美猴王》里最后被如来打死的,是真正的孙悟空,陪着唐僧最终西天取经成功的,是六耳猕[
阅读全文]

在小儿学校附近见到金瓣如缕的金缕梅时,惊艳了。我特地到百度搜索金缕梅的信息,发现也有红色的金缕梅,只是很罕见。
我的生活和工作的范围不大,平时在几个固定的分行见客户。我喜欢户外散步,一般也限于分行附近和家附近的小路,来来回回走了不知多少遍了。所以我不认为自己会发现满树红花的金缕梅。
百度说,稀有品种的金缕梅开的是玛瑙红的花。我喜[
阅读全文]
自从两个儿子就读天主教会私校后,我和老师们的接触多了。我会及时和他们沟通孩子们学业和情绪上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我这个中国“虎妈”还不时在课间操和午饭时间跑去做义工,负责维持秩序的同时,也偷偷观察两个儿子,看看他们是否合群,与哪个同学相处的更好等等。
我所做的,只是一个热爱孩子的母亲的本份,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孟母&rdquo[
阅读全文]

去年圣诞节我去温暖的墨西哥度假,我不在的时候温哥华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因为是百年难遇的暖冬,雪落到地上很快就化了。待我一月初回来,略显灰暗的街道上,雪的精魂早已荡然无存,迎面拂来的淡淡的树香,让你觉得春天早已潜入了这个美丽的城市。
我送孩子去上学,将车停在街角的时候,忽然发现一树盛放的金缕梅。它有三米多高,光秃秃的树干是朝上朝宽伸[
阅读全文]

大学友好宿舍的涛哥去了一趟澳洲,在植物园里拍了不少花照,传到友好宿舍微信群里让我辨识。
友好宿舍的老张建议我:有不认识的花草,可以上传照片到百度图片,必应图片,应该可以找到相应的名字。
以前我只懂拿着同学送的《世界园林植物花卉百科全书》,按图索骥找花名,再到家附近的苗圃对照实物,然后写观察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写好了,花草[
阅读全文]

“一叶知秋”这个成语,是妈妈教给我的。
我那时九岁,语文老师要求全班每个同学贡献一条不为其他同学所熟知的成语,在讲台前推荐给大家,然后全班笔试,看谁学到的新成语最多。我简单的心里只装着一些浅显的成语,比如不三不四,一马平川,一心一意等,显然拿不出手,于是向妈妈讨教。妈妈望着窗外在秋风中依然绿得充满生机的叶子说:“就选一叶知[
阅读全文]

刚刚在文学城上发表《我们的出埃及记》,点击率不错,又看到了八岁大宝的作业。老师要求孩子们将他们理解的出埃及记的故事画出来。大宝画的有模有样:《slaveryinEgypt》中,有金字塔式的建筑,以色列人在烈日下辛苦劳作;《passingthroughtheRedSea》中,海水朝两边退去,以色列人手牵手从中间露出的陆地走过;《Journeythroughthedesert》中,有巨大的仙人掌,还有人拄着拐杖在[
阅读全文]

数千万年前,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那猴在山中,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
阅读全文]
初中二年级,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我跑到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圣经故事》。老师说,只有熟读圣经故事,才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学作品。我从小爱读世界名著,老师的话更是当作圣旨,他一声令下,我跑得比谁都快,早早将《圣经故事》借回家。
从我记事开始,就是批林批孔批宗教,媒体和其他老师将《圣经》批得很厉害,只有我的语文老师倡导我们好好理解《圣经故[
阅读全文]

断断续续去孩子的学校做义工将近三年,我渐渐和诸位老师熟络起来。我这个中国“虎妈”,相当看重孩子的学业和品行表现,不时和老师们交流心得,开始慢慢了解西方的教育理念。
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与Ronith有了几次交集。她是菲律宾华人,祖籍福建,但已经不会说华语,只能用福建话讲几个简单的词。
她是负责学校财务运作的,有意向学校捐款的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