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音乐的朋友们或许都知道国内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应该说是最高级别的歌唱比赛了。除了第一届,青歌赛分业余组和专业组,有通俗、民族和美声唱法三种。如能夺得此赛事的最高奖—金奖,就意味着跻身于一流歌手的行列,从此歌路一帆风顺,飞黄腾达。
我从小就看青歌赛,印象最深的1986年第二届的比赛,彭丽媛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一,[
阅读全文]

小时候看过很多电影,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已经淡忘在忙碌的生活中。但某些经典镜头、性格鲜明丰满的形象,英俊秀美的男女演员等,却成了永恒的记忆。
更有一些不老的传说,比如电影插曲。在没有电视、没有其他更多娱乐活动的年代,看电影、听收音机就是最好的业余生活。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感人的歌曲一经推出,很快就会传遍九州,走进千百万百姓的心中。[
阅读全文]
诗友潜东篱,爱好诗词,信手拈来。其作诗速度之快,一弯腰,一俯首即成诗,我赐其雅号“神笔”。
潜兄出身于诗词世家,爷爷父亲皆爱吟诗作赋。爷爷还是位教育家,三、四十年代常在报刊上发表诗作。潜兄从小耳濡目染,自幼打下了深厚的诗词功底。因深喜陶渊明,故取笔名“潜东篱”,还特意造访陶公故乡,亲自体会陶公之风范,吸取陶公诗词之精华[
阅读全文]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在珠海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正与一帮朋友夜夜笙歌,没心没肺地玩,根本没注意这首歌的歌词,也更没有感动一说。
听得多了,也学会了唱,但都是不太认真的唱,还是没有注入太多的情感。
多年以后我走在了东京的街头,挤着人满为患的地铁奔波在公司与家之间,疲惫不堪,曾经很多的梦想都渐渐远离。
直到我再次拿起话筒唱歌、录歌[
阅读全文]

都知道梨好吃,味美汁多,甜中带酸,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不同种类的梨味道和质感都完全不同。梨既可生食,也可蒸煮后食用。在医疗功效上,梨可以通便秘,利消化,对心血管也有好处。除了作为水果食用以外,梨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甚至还可以作观赏之用。
梨浑身是宝,自古受到百姓、文人墨客的喜爱。
看古代诗人们怎么写梨(花)[
阅读全文]

地中海贵妇人
在《地中海贵妇人》一文中提过喜欢蓝色,因为那是我幸运石的颜色。尤爱天蓝、海蓝等深邃之蓝,每见这些蓝色,便觉亲切、温馨。
我也喜欢紫色,神秘、浪漫,总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和幻梦,总想揽她入怀,一生拥有。
如果是蓝与紫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蓝花楹,就是这么一种令人心动的紫蓝花木。
第一次知道这花[
阅读全文]
我问春光能几度?,蝶兄则任年华虚几度,而林间兄试着回答春秋曾几度?
人生有多少时光能够挥霍,有多少情爱被耽误?
莫徘徊、莫回头,就算青春曾虚度,就算曾被相思误,总有一些记忆值得回味,总有一些年华值得珍惜。
前方还有无数高山平川需要我们征服,只愿牵着你的手,千百万步,一起走过!
【七绝】试问。。。(折腰体)
文/墨脉
试问春[
阅读全文]

从小就栽花、爱花、惜花。春看桃李,夏观朝颜,秋悦菊黄,冬赏寒梅。为绚烂婀娜的花姿动容,也为花颜凋谢而感伤。只是,那时并未曾想有过有朝一日把她们写下来,装进心里,存到永远。
长大后,当我可以拿起笔来进行诗歌辞赋创作时,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写百花词谱。书尽她们的绮丽容颜,赋予她们灵魂品性,感受她们的欢情悲哀,穿越时空,去体会她们的前世[
阅读全文]

秋风一天紧过一天,秋雨一日寒过一日。又见枫红菊黄,霜白露清。冬天,正悄悄而来。
在这清冷的日子里,无论是温暖的被窝,热腾腾的咖啡或香茶,还是畅快淋漓的火锅,都是那么充满诱惑,令人神往。
我们老家小时候没有涮火锅的习惯,最多是做锅汤,暖暖身子,暖暖脾胃。
长大后,上了大学,开始走南闯北了,才知道,火锅才是冬季饭桌上的主角,才是冬日[
阅读全文]
上个月回北京,目的是参加母校七十周年校庆。
对于校庆,我兴趣不大,搞来搞去就那么回事。回顾光辉历史,陈述辉煌业绩,展望灿烂将来等等,哪座高校都差不多,没啥新意。
参加校庆,更多人的目的在于见老同学,看老朋友。叙叙旧情,聊聊近况,谈谈未来,也是三部曲。但这三部曲中包含的情意,可非热闹空洞的校庆可比。
趁这个机会,我班也搞了个聚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