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德州一对夫妇在纽约曼哈坦被观光三轮车车夫敲诈442元车资的事件
提案∶三轮车一趟442元应管制编译中心综合纽约23日电世界新闻网北美华文新闻、华商资讯October24,201206:00AM|3343次|0|7||一辆三轮车,日前载客观光中央公园。(美联社)slideshow德州一对夫妇在曼哈坦被观光三轮车(pedicab)车夫敲诈442元车资的事件,导致市议会日前举行听证会,研议关於三轮车收费的新规定。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欧巴马一家感恩节当志愿者向穷人发免费食品——习近平、彭丽媛干啥啦?
world.huanqiu.com
奥巴马一家感恩节前当志愿者向穷人发免费食品_国际新闻_环球
594×396-69k-jpg
world.huanqiu.com
奥巴马一家感恩节前当志愿者向穷人发免费食品_国际新闻_环球
605×328-64k-jpg
world.huanqiu.com
奥巴马一家感恩节前当志愿者向穷人发免费食品_国际新闻_环球
516&ti[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山西
陕西黄帝陵庙真伪1——赵匡胤降旨,黄帝庙址自桥山西麓迁至东麓 图
陕西黄帝陵庙是真的吗1——宋太祖赵匡胤降旨,黄帝庙址自西麓移建今地
黄帝陵大事记  古代历史大事记(五四运动前帝陵的重大事件)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重修和扩建轩辕庙。历经两年施工,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竣工。  宋太祖开保五年(公元972年)为了更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给全中国大城市树立榜样——芝加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启示 大型组图
cityofchicago.org
CityofChicago::BikeMaps
1024×768-141k-jpg
wbez.org
DivvybikesharinglaunchesinChicago.Willitbeaccessiblefor...
640×426-215k-jpg
bizjournals.com
Divvydelayed;what'sanothertwoweeks?-ChicagoBusinessJournal
304×202-15k-jpg
marinacityonline.com
Bik...[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给北京、中南海树立榜样——纽约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启示 大型组图
charlate.com
life}Bikesharingprogram大城市都來共用腳踏車吧|水果奶油蛋糕小姐
950×928-245k-jpg
ny.worldjournal.com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共享」出租自行車亮相7月「上路」
400×267-56k-jpg

permaculturenews.org
DozensofU.S.CitiesBoardtheBike-SharingBandwagon
52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

转贴:古史辨
顾颉刚——层累地做成的中国古史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

1.我二年以来,蓄意要辨论中国的古史,比崔述更进一步。崔述的《考信录》确是一部极伟大又极细密的著作,我是望尘莫及的。我自知要好好的读十几年书,才可追得上他。但他的著作有二点我觉得不满意。
第一点,他著书的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谈西王母形象的历时变迁与层累造史的减法问题
2011-08-2413:4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杨永青
??西王母的原始身份一直説不清道不明,但是,对於西王母从战国末期到北宋年间的形象变化,却可以通过画像、文献勾勒出一个大概。
??西王母的政治待遇
??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的早期身份似乎只是昆仑丘原住民的管理者之一,职位不高,政治待遇不算优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

转贴:古史辨
顾颉刚——层累地做成的中国古史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

1.我二年以来,蓄意要辨论中国的古史,比崔述更进一步。崔述的《考信录》确是一部极伟大又极细密的著作,我是望尘莫及的。我自知要好好的读十几年书,才可追得上他。但他的著作有二点我觉得不满意。
第一点,他著书的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7-14 11:06:39)


作者:byvoid
说说「支那」
近日,「支那」一词在我身边的小圈子中迅速崛起,一跃而称爲流行的常用词汇。看到「支那」一词的流行,我不禁若有所思,欲解其义,必先正其原本。
「支那」的来源
有人说,「支那」来自日语シナ(Shina),是二十世纪前半叶日本对中国的蔑称,用於侮辱中国。真的是这样吗?可是用「支那」代称中国的可不都是汉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汉语、汉字的避讳借字——“裙”、“ ”、“ ”
BYVoid原创
避讳借字——“裙”、“ ”、“ ”
中华民族是个含蓄、害羞、善於联想的民族,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避讳”之俗。避讳有两大原因,一是因爲道德、伦理而不愿提起某个字眼,一是摄於帝王将相的权威而改用他字。因爲後者而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