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阿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在九霄之上,透过遥远的垂髫,
望着你的斑驳,
遥想着,那从前的帅哥。
现在的你,北击匈奴,
独尊儒术,光耀千古,
可你挥霍了那间,年少的金屋,
那无价的金屋啊!
即便一寸光阴,也会在那一寸金光下屈服。
你以为你有曲笔?你真不知司马是何等人物?
唉,也是,爱都hold不住,你怎解人间炎凉疾苦?
蹒跚的你,为了你虚渺的帝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5-06-01 16:39:54)

胡汉融一家,关山万里霞。
花飞丝路远,归雁落平沙。
(后两句,指《丝路花雨》、《平沙落雁》,因蝶兄的汉韵vs胡韵讨论而想起来的。汉胡乐韵相互融合,自晋朝就开始了,早已融为一家,胡琴,琵琶,不都是西域传过来的?所以偶看哪,这汉平“阿”与胡仄“阿”,就和了吧,兼收并蓄之。)
下面是80年代的舞剧《丝路花雨》和琵琶曲《平沙落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此次“阿”字讨论之前,一直以为在“阿母”“阿爷”中的“阿”没有实际意义。讨论中查汉代《说文解字》,方知其本有意思。从跟贴里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阿”,此处当“昵近”讲,爱称,是从“阿”字”曲”的意思派生而来。根据说文解字:
“曲則易爲美。故隰桑傳曰:阿然,美皃。凡以阿言私曲,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5-05-31 17:42:17)

与曲师、龙兄、蝶兄关于“阿”字平仄的讨论中,他们提到了“以诗证韵”方法,即根据前人的诗作判断平仄音韵。我是赞同这种方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法也不是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当它不符合韵书,或曰古代的“字典”的时候。
我觉得应用此法,需要加个定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对的,不可前推,也不可后推,更不宜以此否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曲师举例,古诗词中“阿娇”“阿谁”中的“阿”字为仄,而查平水韵中却没有“阿”字读仄声的选项,当何去何从呢?
查了一下《汉典》中《康熙字典》的链接:
http://www.zdic.net/z/27/kx/963F.htm
康熙字典讲,根据《韻會小補》“阿谁”“阿爷”“阿妹”中的“阿”音同“屋”,为入声。曲师提到中华新韵注释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本系列上一篇见闲话李白、杜甫和刘禹锡(1))
中国诗坛,一向“李杜”并称,同尊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峰。既是一“仙”一“圣”,自是风格有别,这也导致了其创作体裁上不同的偏好。唐朝以降,近体(格律)诗主导诗坛,杜甫的格律诗更是受到极高的推崇,乃至被视为学诗之正途。而个人之见,李白最有“仙气”的作品,却首推古体诗,其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白云一去九霄愁,点点离情入海流。
何日君归天宇阔,蒸蒸飘逸瑞新秋?
(昨日惊闻此讯,和沁文兄而作。以水的循环立意,盼九兄早归。)
《九曲阳关》
辞君又落长亭雨
(平平仄仄平平仄)
沁文(古来客)
2015.05.20
温如绿醑怡人醉,平平仄仄平平仄
淡比闲云望水流。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去诗坛将缺色,仄仄平平平仄仄
谁听夜雨已知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窃诗能算偷?一一饰风流。
笑汝徒无趣,蜡油多味不?
(辛勤饮蜡油)
(依平水韵,"不“此处读fou(2),十一尤韵。作诗之趣本在于创作的过程,变成了ctrlc+ctrlv的体力活,岂非味同嚼蜡?惟蠢人为之。第二句:此人网名中有“yiyi")
此事原委在: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47570.htm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5-17 05:56:55)

玉出红泥不染尘,博闻萃取炼才真。
建丰宝岛光华夏,经国民权立德仁。
首句:红泥指代苏俄。另外,精品紫砂壶中有“红泥玉笠”、“红泥玉柱”之称谓。故“玉出红泥”,似也过得去。:)
第三句:经国先生字“建丰”,取双关之意,建树颇丰。
末句:“经国”双关“治理国家”之意。“民权”为三民主义之鼎足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15-05-14 06:32:33)

径小芳菲郁,琴悠涧水清。
姗姗蜂蝶晚,新蕊可知情?
茉姐雅和:蝶语
珍珠如线落,翻过浪花声。
容我轻轻禀,花儿若有情!
遍野师姐雅和:小径
小径仙风过,人回玉鸟鸣。
眸中深若水,又乱小溪声。
沁文兄雅和:
《秋色柳忆》
碧玉亭边别样姿
(仄仄平平仄仄平)
沁文(古来客)
2015.05.14
三秋湖畔影,一世雨中情。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