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讲在六千年前,上帝用了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上帝用泥土造了男人,又用男人的一根肋骨造出了女人。。。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似乎荒唐,但这并不防碍许多人信基督教,其中不乏智者,科学家。其它的宗教也都有类似的故事,要求信教的人无条件地相信那教中的神的存在。可能有人会说,基督教里有许多好东西,我只挑好的信,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没有[
阅读全文]
维特根斯坦是研究语言的,与他的早期著作的观点相反,他在其晚期著作中对语言的一些观点对于现今的网上交流很有意义,语言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才有意义。 任何语言表达都不是完全精确的,其含糊性和岐义性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任何语言都是个人的,既使是公众语言,一旦被个人使用就变成了只属于他自己的特殊语言。基于语言的上述性质,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完[
阅读全文]
除了那些‘理想国’,‘桃花源’,‘共产主义’之类的幻想外,人类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最好的社会制度是民主社会,这点无可否认。那些‘社会主义’国家自称优越,但实际上都没有摆脱独裁统治的旧制。有人质疑现代西方社会的民主选举是资本家操纵的,这点颇有争议,但就算是这样,也比一党独裁要好,因为那些政党毕竟有所不同,有选择总比[
阅读全文]
文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毛泽东曾说过他一生中只干了两件大事---建国和文革。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革?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可是诡异的是就连中共的最高层都对此不甚清楚,刘源回忆说,杨尚昆和彭真都曾认真地问过他毛主席为什么要发动文革打倒他爸爸,胡耀邦也曾问过其下属同样的问题。
有人说文革是权力斗争,但老毛在整倒[
阅读全文]
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是哲学著作,但实际上它与先秦诸子的大部分著作一样,是帝王之术,是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天下的思路和方法。请看下面几段,并不难懂,而且论点明确:《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
阅读全文]
钓鱼岛之争的本质是中日关系,究其实质不外乎如下三种,一,中日友好几百年来日本对中国欠下的累累血债至今尚未清算,而且日本至今不思认错,‘中日友好’是痴人说梦,有句老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二,中日和平相处和平相处的前提条件是日本要正视历史,对其历史罪行诚恳认错,并作出足够的赔偿。日本并没做到。和平相处的现实条件是两国没有重大的利益冲[
阅读全文]
前些天委内瑞拉政治强人查韦斯去世引发不小的议论,他在政治上的颇得下层民众的拥护,是因为他的福利主义执政路线,委内瑞拉的石油收入使他有条件这样做。他的反美大都停留在嘴上,拥毛更是噱头,他其实属于社会民主党人,尽管他有独裁的倾向。现代社会中福利主义(也许应该叫社会主义)的趋向是民主制度的必然结果,因为低收入阶层在社会中永远是占多数的,[
阅读全文]
不喜欢张爱玲的文字,更不喜欢她的为人,我觉得对她最合适的评价是汉奸的老婆,仅此而已。本来对这样的人不值得浪费笔墨,但大家既然说到她就聊几句。那篇《色戒》是她写和改了三十多年的小说,可谓尽心之作,其中有这样的描写:“ 。。。他(那个汉奸易先生)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她(文中抗[
阅读全文]
读到网友yfz9465的大作《什么是哲学的内在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不认为直觉可以动摇不可知论,尽管直觉可以避免理性所引起的变形,但它仍然是主观的,仍然没有参照物。另外,休谟曾经质疑人的思维(不管是感性的还是思辩的)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无法证实的问题。最后,直觉也无法完全认识客观世界,因为直觉也是有前题的,人不[
阅读全文]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于1925年,这篇文章是他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典之作。文章以经济状况为出发点,对当时社会各阶级点现状及对革命态度进行了颇为生动的分析,指导了整个民主革命阶段的斗争。那时所说的阶级都是‘货真价实’的,是无产者就没有资产,是地主要有土地,是资本家要有工厂,意识形态并不是界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