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校园的走廓上,看见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今年的新生名单和照片。这是一所美国著名的医学院,它在权威的《美国新闻与世界周刋》的全美最佳医学院排名中曾经最高排过第二名。我们正好可以借此公布的信息,从一个侧面分析美国顶尖医学院的华裔学生的概况。

在123位新入学的医学生中,华裔占22位(只有一位姓氏不肯定,大陆拼音的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屠呦呦在卡罗琳斯卡研究院作诺贝尔演讲,这是中国人百年的梦想。从上世纪初部分中外学者甚至认为中文本身就是影响中国人科学创造的原因之一,到今天屠呦呦用母语做诺贝尔演讲,这里面的引申意义真是太大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今年的11月6日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早晨起床前,我仍然是免不了翻手机读新闻。也顺便与打了流感疫苗而身体剧烈反应的老同学聊上几句,他因为胸痛前不久被救护车直接送到了急诊室。我自然是希望他早日有诊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没头没尾冒出一句:“今天可能要上化疗了”。我当时心是一沉,学过医的人都知道这“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与中国不同的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大概有两点,一个是美国的医学院绝大部分是研究生院的性质;另一个是从美国医学院毕业后,必须经过住院医师的严格训练才能正式拿执照行医,中国现在也在仿效美国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

大部分美国医学院需要拥有本科学位才能去读,当然现在美国直接从高中毕业去读医学院的院校有所增加。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昨天还是阴天伴有间歇性的小雨,周日则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我便决定带着照机到外面转转,去留住即将离去的秋色。我先去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拍过她的雪景,但是秋应该是另外的一番景观。校园太多的标记都是美国人捐款的记录,尤其是刻了犹太人名字的那些石凳。

朋友看了照片后觉得美国人不怕冷,另外就是以为这不是秋天的照片,因为有些树下没有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私立大学多数名字在前面,欧洲正好相反。 美国拥有几千所大学,仅从名字上就很容易混淆,翻译成中文后有时更是云里雾里。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非常简单地解释,如何从名字上去辩别美国大学的优劣。但是总不能以书的封面来评判该书的质量,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文章也没有必要写。然而,今天又有朋友误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说成华盛顿州立大学,看来还是应该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5-10-14 08:40:17)

根据CNBC引自美国专业机构的报道,美国仍然是世界百万富翁聚集的地方,占了46%的世界百万富翁的比例,比去年的41%又有所增加,现在美国拥有超过一千五百万的百万富翁。资产超过5千万美元的全球的12万位富翁里面,几乎一半的人在美国。美国人又喜欢捐款,所以造就哈佛或耶鲁的富可敌国的校友基金也就不奇怪了,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都有66亿美元的捐赠基金。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作为诺贝尔奖公布的一个传统,诺贝尔委员会都会有人用电话先通知当天的获奖人。他们电话打到北京时没有找到屠呦呦,所以她是看电视才知道自己获奖的。随后诺贝尔奖的公关部门会打电话对新科诺奖得主进行简短的电话采访,一般就是聊聊获奖的感受。这次透过翻译,屠呦呦与诺贝尔奖负责媒体的主管AdamSmith进行了交谈。

屠呦呦在诺贝尔电话访谈和其他公开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LouisMiller(左),苏新专(右)。

雅美之途按:今天诺贝尔奖授给屠呦呦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四年前那位NIH华裔学者写的Cell文章,我基本上可以肯定那是推荐屠呦呦的文章,我便写下《帮助屠呦呦获得国际承认的华裔科学家》一文(见附下文章)。我当时还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后来校友告诉我,他叫苏新专。我的文章被文学城放城头后,阅者过5万,有人认为那个C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XinzhuanSu博士 四年前,拥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的拉斯卡奖于2011年9月13日决定将拉斯卡临床奖授予屠呦呦。当时消息传来,我们就知道它是在为屠呦呦未来获诺贝尔奖铺路。瑞典人不仅喜欢授奖给美国人也十分器重由美国一流学者组成的拉斯卡委员会,所以拉斯卡奖是最可靠的诺贝尔奖预言者,今天拉斯卡基金会也在首页报道了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在这里应该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