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义工御树林枫资料收集花雨101翻译
按:“离开施虐者就没事了,你不离婚,就表明你愿意受虐。所以你遭受家暴活该。”这是旁观者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误解之一。在长期的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受害者的身心遭受极大伤害,再加之曾经的感情,和对子女为之遭受的负面影响不了解,受害者往往如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斯德哥而摩情结/综合症是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心[
阅读全文]
由御树林枫资料收集
按: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敏在一堂名为“婚姻中女性的心理调试及危机处理”的课上指出:“家庭暴力不是一种家庭纠纷。家庭纠纷发生时,双方处在平等地位,大家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家庭暴力往往是家庭纠纷的升级,施暴者是用暴力让对方服从自己,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此,家庭暴力应定义为一方控制另一方的手段。[
阅读全文]
作者:御树林枫
毛主席的那句名言“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导致人们一直把“一样”当作“平等”来理解。“男女都一样”并不是否认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将女性男性化,混同两性差异来达到男女平等的做法是荒谬的。男女平等是有很多层面的。最最基本的层面就是婚姻自由、选举权、财产权、继承权和参政议政的等等这些初级阶段的与性别差异无关的平等[
阅读全文]
【小引】大街上,一对情侣吵架,女人一气之下抽了男人一耳光。男人大声嚷道:“有本事再来一巴掌?”女人毫不犹豫的又打了一耳光。男人顿了顿,牵起女人的手:“既然你这么听话,不吵了,回家吧”这个笑话最终问题是“这样的男人现在还有嘛?”
这是一个笑话。今天看到的。看完随想着拿来说事。写一点一直想说的有关乎自己和反家暴群组义工的东西。例如[
阅读全文]
作者:汉代蜜瓜
(本故事纯虚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与生活雷同,全部由作者本人负责)
警察赶到,冲进屋内一阵搜索,一无所获,但是立刻根据屋主信息查获车牌号码,报入中心搜索围截逃匿车辆。
女警单独给女屋主录口供,一个男警给我和绅士录口供,并登记电话证件在案;另一男警跟中心联络。
这时一阵门响,冲进两个亚裔女人寻找女屋主,确认其无事之[
阅读全文]
作者:汉代蜜瓜
(本故事纯虚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如与生活雷同,全部由作者本人负责)
车门打开,一只美丽的高跟鞋优雅地伸出来。紧身的裙子,站起有些困难,车外的人察言观色,一手撑车门,一手扶了一把。
终于另一只高跟鞋也跟着出来,后面的绅士砰的一声把车门合上。
我舒出一口气——真麻烦,淑女不是好当的,上车困难下车亦难,好似残疾人需要人[
阅读全文]
转载于义工御树林枫博客
心理学的研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类。内控型的人认为许多事情是因为自身原因而引发,认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外控型的人常常将事情归结为外部的原因,认为生活无法自主,于是放纵自己过着消极颓废的生活。内控型的人对配偶的出轨,虽然内心十分愤怒,但最后都将原因归结到了自己身上,不断地选择妥协和迁就。这种看似[
阅读全文]
作者:义工花雨101
西方国家,警察的一个主要使命是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所以,在我开始下面的讨论之前,我要提醒所有人在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一定要报警!不管威胁你的人是家人还是外人,也不管你是否完全确定威胁的性质。
家庭暴力是否需要报警在国人中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反对者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家庭纠纷、即使涉及到肢体暴力[
阅读全文]
转自花自飘飘零博客
有那么一段日子,嫦娥借酒浇愁。她的酒力不好,几杯之后,眼睛里看出去的世界都是醉蒙蒙的。所有的东西都浮起来,仿佛长了一双翅膀在空中飞。而那些不美的事物却逐渐模糊起来,宛若陈年旧事被抛在脑后了。嫦娥喜欢那个忘我的境界。也许只有深醉的那一刻,灵魂才能有那么一瞬短暂的抽离吧。但,清醒后却是痛的。她就是在那个时候迷上3号[
阅读全文]
面对痛苦,给那些选择忍耐的姐妹们。。。
【作者花雨101(请点击作者名进入作者博客查看作者更多本文)】
对家暴最有效的根治方法是离开施暴者。可“离开”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受虐者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心理上已经失去自信、财务上没有自主权、或者受到施虐者人身威胁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