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风朗月

写自己所想,在茫茫的网海中,让思想散如灰烬。
博文
(2014-02-20 23:04:27)
无题(三)闲愁几许尽随晚风摇曳。过尽千帆才觉天宇毕竟遥遥。想不出道不明的亦如清风无谓的掠影缀不成篇此际何夕?竟疏了夕阳一片。天有如许情怀,包容你炎夏、寒冬。明月朗朗,空照你春去春归。(作于1990年扬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20 23:03:13)
春之盼望蹒跚走过严冬季节我不再哭我曾有的凋零不要问我曾有过怎样的落寞也不要问秋风怎样摇落我最后一叶企盼假如冬去后你给我一个芳草天涯的许诺我会苦苦地等等你春的足音走过我冰冷的期待我会等的等你春的笑靥遣上眉梢我不会再叹乍暖还寒哪怕你再一次春寒料峭从此我会挥动长袖把你召唤翩翩飞烟醉你双眼-------不再忆寂寞楼头我曾有的衰朽,不再忆黯然销魂飘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20 23:00:59)
中秋(二)极目长天,杳杳此心难度满目清辉,幽幽草竹随风起月亮本无团圞意却恁是阴差阳错桂子清香,晚矣几度风雨催成秋霓裳羽衣凭谁赏?广寒宫漫饮寥寂。玉兔老去神龟死霓飞裳破曲已已玉人皎面死灰色怎奈娇音四处啼风花云影梦寐冥清癯衰飒觉起迟更见人间帆影重地老天荒望咸阳(取典:咸阳古道音尘绝)(1989年中秋扬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20 23:00:41)
中秋(一)古人已持花酒去,江山代代掩风流。风帆扯起难啸嗷,愁云惨雾满苍梧。秋叶黄时岂堪落,圆月昏昏怎中秋?独宿陋室听风雨,几时寥落几时休?(1989年中秋扬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不是红学专家,虽然非常喜欢读《红楼梦》,但从未想过为《红楼梦》写上只言片语。主要是觉得在《红楼梦》研究专著汗牛充栋,《红楼梦》研究专家层出不穷的红学界,已很难再去抺一笔独特的色彩,或发一个独特的声音了。非常感谢王先生给了我一个命题作文,让我就《红楼梦》教学写点什么。于是欣然命笔,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可以在教学之余,梳理一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1-17 16:47:4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知道一点中国文学的人,大概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红楼梦》。在《红楼梦》面世之初,就有这样的说法:“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红楼梦》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红楼梦的研究在《红楼梦》问世的200多年间,长盛不衰,终成大学。对于普通读者来讲,了解《红楼梦》的多重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文在新加坡有一个特殊名称叫“华文”,这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叫法不一样。因为它不是来自中国的外来语,而是占新加坡总人口70%以上的华族人的母语。一个在新加坡一所英校传统的学校里教了20年书的华文老师,曾感慨地对我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会如此鄙视、憎恨自己的母语。通常我们对一个语言的评价无非用“有用”、“没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像新加坡岛国狭小的面积一样,大多数新加坡人的心灵空间也是逼仄的。我们常说做人要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其实要做到这点何其难哉。首先你的心灵要有一块腹地,你见识过世间百态,你要能容忍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规范、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生存意态。你要承认每个人自有其生命的特点,每个人自有其生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文化有两层涵义,一是狭义的,指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及其所体现的人的文化意识、素养。说新加坡缺少文化,这个文化要从这个意义层面上来理解。文化的宽泛意义是指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文化。新加坡当然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形成了特有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很长时间,心情就像赤道的天气一样郁闷,这种郁闷又象是一层湿重的雾,将你团团围住。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一望无际的水边,享受着大风的吹拂与雨水的激打,嘴里还念着:“呵,天风海雨。”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给自己做了个梦的解析,我觉得在我的心底里渴望着一个阔大无垠的境界,渴望着有一种精神的水源滋润我亦已干枯的身心,也渴望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