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假装

民族:满汉半袭。信仰:三顿饭一张床。爱好:练贫。性格:大愚若智。目标:(1)减少满足了嘴对不起胃的次数(2)把贫穷表现为不露富。
个人资料
石假装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每去一个地方闲走后,余兴未尽就上网来咧咧。去京都天龙寺后咧咧到博客上,文学城ID标哥发飙跟帖讲了日本的建筑名师梦窗疎石所建寺院,其中一所叫“永保寺”。 永保寺与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西芳寺、天龙寺都是名僧梦窗疎石(1275-1351)设计的寺庙庭院。梦窗疎石修建的其他几所寺庙庭院被定为日本国宝,永保寺是其中之一。 永保寺在日本中部的岐阜县多治见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辽宁锦州的同学) 小学女孩子总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行动。这种群体多是因住的近或上学走同一条路,在一起的时间长自然形成的。我进的这群是住前后排房的3个小姑娘,我上学路过她们那里加入进去的。 里面一个小姑娘圆眼睛、鼓鼓的圆脸,端端正正的笑相。话不多也不少,学习不好,但不是出众地不好,外号周大胆儿。我们整天在一起就省略了姓,直呼“大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1)

也许是因为日本岛的气候四季分得太清的缘故,穿衣太注意季节颜色,吃饭太讲究季节食材。春吃鲜笋,秋吃松蘑,这两件事有种“全民运动”感觉。 春天朋友山里弄来鲜笋会分给我一点。秋天搞到松蘑就只给我看个照片,见不到物了。因为松蘑太少,每年都要从海外进口。进口的松蘑相对便宜,当地的松蘑非常贵。 1、据说今年松蘑丰收,丰收了还是这个价钱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6)

朋友不吃肉,不是宗教意义的,是小时吃伤的那种。虽然不吃肉,但是吃鱼。地上跑的都不吃,水里游的全都吃。跟她隔一段时间吃一次午饭,聊聊天。去什么饭店都是她决定,她去的饭店绝对好吃不贵。她不会开车,要么坐车要么走路,我都奇怪她怎么知道这么多小巷里的小饭店。 1、今天中午她带我去了这家,是一个极普通的日本民宅。一楼店面,二楼住人,一看就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4)
(2021-10-03 04:14:57)

偏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朋友偏食还好说,要是配偶偏食这家餐桌上就永远不会有他/她不喜爱的食物出现。这种偏食还会影响下一代。 贫困中长大的我什么都吃,从不偏食。 我家共同持家,共同做家务。N年前反动势力买来一包豆芽,我横眉立目地说:“你买这玩艺儿干嘛?”我家我做饭,我的菜谱里没有豆芽。 还有一次在饭店吃饭时反动势力点了个炒豆芽。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1报纸上的作文竞赛 我出国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是70元多一点。一般家庭还没有彩电、冰箱、微波炉。那时的中国很穷,我们更是囊中空空,拿到的一点奖学金都用来学习和生活的话没有问题,可是自己心中偏偏有给家里买彩电、冰箱、微波炉的责任感。一起打工的台湾留学生说“我们也穷,可是不用给家里买电器啊”。 那时有个好习惯,每天去学校图书馆看报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7)

早年传进日本的西方料理、服装都盖以“洋”字,如“洋服”、“洋食”。但是他们没有我国形容人气质长相的“洋气”一词。 “洋食”是对应日本固有的饭食“和食”而命名的,主要指西方的饭食,它产生于幕府末~明治。当时出现了为外国人服务的餐馆,在这样的餐馆学过徒的人回到家乡开了同样的餐馆,把“洋食”普及到日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8)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超市吃超市。要是说旅游中找饭吃的话,我觉得海边比山里丰富得多,所以一般选择去海边。 2021年8月中旬,日本进入了一年一度的盂兰盆假日。每年这个时候都回国了,今年疫情严重,哪里也去不了。憋在家里难受,打开网寻找可以出去旅游一天的地方。 盂兰盆节在日本是第二大节日,企业放一周假,亲属们团聚。团聚的时候往往全家一起去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7)

我们小时候坐过火车的孩子不多,对火车有种神往。到了日本才知道,虽然日本铁路交通非常方便,但孩子们对火车的感情跟我们一样。以致于长大以后成为铁道迷,成为火车的“追星族”。我小时因为家庭原因每年都坐火车,不喜欢那种感受。长大以后却非常喜欢坐在火车那种无所事事感觉。能够坚持参加铁路公司组织的长走活动十几年,大概跟喜欢坐火车有关系,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4)

四肢发达是健康的基础,头脑简单是愉快的根本。 不知道现在的学校还提不提“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话。我成长在这句话是最高指示的时代。即便是这样,那时的体育课也没有标准,多是混。运动会倒是每年开一次,那是有体育特长的人显身手的时候,一般学生只能当观众,当后勤。我多是跟同学一起写“运动场上红旗飘,大裤衩子往前蹽”之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9)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