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

岁月如流,往事随风。
博文
(2013-11-13 10:14:42)
当网上有人顶着版砖,劝说中国人对美国广播公司(ABC)深夜脱口秀主持人吉米•基梅尔(JimmyKimmel)有伤害华人的内容所提出的抗议,见好就收的时候,我把女儿叫过来,没有任何评论,也不加任何背景地让女儿看一下引起争论的视频。我想看看这个华裔小美国人的反应。
听到说:“杀死中国人”的时候,女儿说了一句:“呦”。然后说:“谁要杀死中国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1-11 21:07:46)

在RememberanceDay长周末,女儿都在做手工,准备给朋友和老师做圣诞礼物。我也超爱。据说也会给我做一个。高兴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1-10 18:54:42)
我这段时间写了一些博文,主要写孩子移民温哥华之后我们母女一起的观察和思考。就因为在博文里,有对富豪区的描写,就召来一堆话。如果是对着观点倒罢了,许多冲着人来。把对富豪的羡慕忌妒恨都发泄出来。
我不禁纳闷,谈钱怎么啦?
孩子的同学,大多家庭条件都很好。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些家庭的钱,都来路不正。这个豪富区,除了有花花公子的老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13-11-10 16:49:36)
上周某日,女儿一进门就吵吵嚷嚷:“妈妈,youknowwhat,今天校长和两名任课老师都来到我们班里,表扬了我。”
我说:“你干了什么,学校这么兴师动众地表扬你?”
女儿说:“我帮助了V。”V刚从中国移民到温哥华,这是在加拿大头一个学期。上课听不懂,作业看不懂。女儿是她的小翻译。帮助她完成课业。
我说:“不是刚开学,校长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3-11-09 10:45:07)

想写这个博文有了些许日子。但是在写“我的swiftie”的时候,挨了几块版砖,被砸得老实些了,不让自己的一些奇谈怪论出来探头探脑。今天这个想法又冒了出来。只好皮糙肉厚地拿出来练了。
下午一回家,丫头说:“妈,看看我的指甲,涂得好看吗?”其实她一开门,我就注意到了。真心觉得不错。吃完晚饭,丫头就给我精心地涂指甲,上了同样的花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这周是长周末。我要做课程布置的小论文,也想争取把平时积攒的一堆太监文修改润色一番,贴出来。感谢我的网友,对我的信任鼓励,尤其是那些令我能够进一步思考的跟贴。我学习了很多。
昨天晚上写养育孩子和质量成本(一),完工时都快到了半夜。困倦的时候,思维就不敏捷。今天早晨看了跟贴,想补充说明一下对于全职母亲的论点。
我写全职母亲的论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3-11-09 00:48:25)
今日上了博客,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奇怪我虽然大多数博文比较宽容,但是态度上并不倾向全职母亲。
应该说,我的宽容来自对福祸因果的认识。如果能够把事物看全看远一点,就不太会在意一池一城的得失。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某些东西上,我没有明确的态度。
比如全职母亲也好,北大才子卖肉也好,刚刚播出的“非你莫属”的陈云求职也好,在个人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1-06 20:26:16)
我写“富孩子,穷孩子”,多少源于自己和孩子,在贫富悬殊的温哥华,一起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时的观察和思考。
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见识。刚到温哥华的时候,我也曾经惊诧于温哥华豪富一群的富庶。那真是工薪阶层如我,无法想象的。当然,看多了,也就如同一位回帖者说的,他们有钱,自过有钱的日子。而没钱的我,也自过没钱的日子。
至于我,没有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3-11-06 14:59:17)
这个题目,借自曾经风靡的一本书“富爸爸,穷爸爸”。
在移居温哥华前,女儿居住在美国藤校研究生居住区,也在这个区的学校上学。同学的家长,绝大多数是在藤校就业的职员或者就读的国际学生。为了方便女儿邀朋聚友,家就安在一楼,带着个小小的后院。一推开小院门,就是孩子的活动区。小孩下学回来,把书包一扔,就到院子里和一堆孩子玩耍。
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3-10-20 10:01:56)

我是个平庸的人,在平淡的日子中,以一颗平常心养着平凡的孩子。
女儿问我:“我能不能考上藤校?”我摇摇头:“现在看来,考不上。”但是我紧跟着加上一句:“考不上也没有关系。”
我不是个矫情的人。如果孩子有藤娃的素质,我没有理由不对此有一点点的期望。即使女儿的成绩,从小到大都是班中最好的。但是以我对她的了解,让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