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学

在纷繁的尘世中,找一个角落,与自己对话,升华心灵.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10-25 17:05:32)
浙江大学海归博士的跳楼自杀,在海外华人中激起千层浪。有人说,打死都不回国,有人说在美国餐馆打工,都比在中国当教授好过。今年6月才从美国回国的涂序新博士,为什么要跳楼?网络盛传浙大曾给他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因为在6页遗书里,死者没有责怪任何人,却留下这样一段话:“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国内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10-23 22:18:54)
“这是什么?”Jeff刚一拆开信封,我就好奇地问。“哦,这是我在俄勒冈州的选举注册信息,因为以前我在乔治亚州投票。”我叹了口气:“人比人,气死人。你年满十八周岁,就可以投选票,如果我生活在中国,即使再熬60年,恐怕都不会知道选票长啥样。”“别着急,你只要在美国连续居留3年就能加入美国籍,到时候咱俩一起选总统。”Jeff安慰我。看着他手里的那张选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21 22:14:21)
虽然七年前就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但我却发现自己在中文写作上很难有新的突破。因为我有些牵涉到政治的文章不仅在国内被禁掉,在国外华文媒体上也被禁掉!受挫绝望的我只能把精力重新“投资”给英文媒体投稿,因为美国的第一修正案能保证我不会因为写文章而坐牢,并彻底保证国内的家人不会因为我的“文字狱”而被“连坐”。我规定自己每周写一篇英语作文,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10-18 09:50:48)
每年诺贝尔颁奖的时候,中国人就觉得憋屈:怎么又没我们的份?我们常嘲笑“小日本”不能出产伟人,但却已经有13位日本本土的科学家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全世界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但自从1901年以来,在700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或组织里,却没有一位是中国人。虽然诺贝尔的名单里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李远哲、高行健、钱永健和高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16 17:17:21)
切菜的时候,突然听到Jeff一边炒虾,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你在干什么呢?”我问。他朝我做了个稍等的手势,我就继续好奇地盯着他。过了一会,他把视线从锅里的虾转移到我脸上,迸出一句我没料到的汉语:“二十三。”。我扑嗤一声,笑弯了腰:“你是说锅里有二十三只虾?原来你在练习用汉语数数?完了,你学汉语已经走火入魔了!”说实话,Jeff学汉语的热情,让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的新闻听上去踌躇满志,但我却不信。不论中国拿出GDP的多少,聘请多少名专家,我都不信中国的名校能赶超世界一流---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中国教育的根本有问题。我没法做系统调查,给出权威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在国内听讲座时,很多专家总是不愿意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的智商没有高到能难倒专家教授,但他(她)们说我的问题尖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JonStewart的喜剧节目我每期都看,在他邀请过的众多嘉宾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来自马拉维的Kamkwamba。要想了解这位嘉宾,生活在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人得动用想象,才能感受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是什么样子:饥荒与艾滋病让整个国家充满无奈和无望,只有2%的人能用上电(还是很不稳定的电),学校用瓶盖来教数学(3个可口可乐瓶盖加10个可口可乐瓶盖等于13)。在父亲的小农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12 23:04:49)
10月9日,美国旧金山市台山大婶与非裔女子公交车上扭打的短片被放上网,短短一夜之间点击数目便从15万次飙升到37万次。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都站在中国大妈这一边,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了一个座位引发暴力冲突,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当然是非裔妇人的错,不该占座,但华裔大婶在很礼貌的“Excuseme”之后,却扯开嗓门,开始人身攻击:“Youarestupid!Fuck[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09-10-07 21:10:56)
 看完了电影,身体心理都很不舒服,便出门散步。之所以不舒服,不仅因为这部影片拿中国说事,更因为从头到尾都让我害怕。联合国的晚宴,名流聚集,谈笑风生,觥筹交错。这幅画面不仅在电影里常看到,在新闻里也很熟悉,让人感觉到世界的和平与希望。全世界都聚集在联合国,群策群力,共同建设一个安全繁荣的国际社会,多好!可是,转瞬之间,作同声传译的女译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个博客叫“毛毛妈的厨房”,很出名,我想不出该做什么饭的时候,就上去照着列出的菜谱学习。今天刚一进“毛毛妈的厨房”,就分享了毛毛妈的喜悦:她的厨房被美侨报报道,标题是《中秋临近华人自制月饼热》。更让她惊喜的是,9月22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了这篇文章。“毛毛妈的厨房”上了人民日报,看来中南海也已经知道这个深受北美华人喜欢的厨房了。但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