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散人

以前写过日记,给自己看。如今弄个博客,给自己也给大家看。世界真奇妙!
个人资料
博文
(回到了同学群,就来个共同怀旧篇吧????)现代国人都知道国足的脚丫子臭,伤心失望绝望得对足球运动都不那么热心关注了。其实在八十年代时期,中国国家足球队还是有过一段辉煌历史篇章的。虽然那支国家足球队终于没能打入世界杯赛场,但在几次冲击世界杯过程中,展现出不屈的坚强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矫健的身手球技、良好的个人品德风范,在在掀动国人的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11 20:15:12)
杜甫《绝句》英文试译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这首《绝句》诗是一副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画,有非常高的修饰之美,而且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面说车,现在说说人。开车讲经验、运气和命。经验靠时日积累,熟悉车,熟悉路,熟悉那种驾驭自如的感觉。但是,开车出事故毕竟是个概率事件。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不开车永远不会出事故,开的次数越多出事的概率越大。所以俺有个原则:车能不开就不开,能少开就少开。不得不开,就尽量走熟悉的路,哪怕远点儿。不熟的路,事先查好驾驶路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好啊,看来男女老少兄弟姐妹们都是有车族、爱车族、玩车族,干脆,再扯几句对车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大伙尽管拍砖,往死里砸。欧洲车高端豪华讲享受,但耗油,价格和后期维修费贵,给有钱任性的土豪或希望让别人把自己当土豪的朋友开很好。车价格和日后保养里面有不少冤大头花费,俺没混成“富二代”、“官二代”,人生哲学——经济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话说我开的车子一下跃上路口,紧接着就感觉车子“嗖”的一下就飞了出去。“咕咚”一声巨响撞进什么东西里停下了。我蒙瞪了几十秒钟,一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傻乎乎的推开车门,踩雪钻出来,四下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慢慢反应明白过来了:我的妈呀,那不是十字路口,是个丁字路口!那个闪动的红灯是提醒我这边的来车前方是绝路,必须停下,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面说到,开车是一种身心释放的享受。我回国内探亲访友,从没敢开过车,因为每次一回国看到路况,人就立马吓呆傻了——国内开车,那哪是开车,那是耍杂技+拼刺刀!车多,变道不给灯,愣往里挤,看你让不让我?这是双方司机钢铁意志的较量,“我是流氓我怕谁?”“两军相逢勇者胜!”不知道国内开车能不能达到身心释放享受的程度。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注:这是今年六月底,从阿尔伯特省会埃德蒙顿开车去温哥华(行车距离1200公里)期间和微信朋友圈通信玩的发的,稍加修改,放博客上给大家一乐)。  俺今年的父亲节——成了“当牛做马”节了——女儿到温哥华做实习医生。虽说有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为了帮女儿安顿下来,一个多月前三人开车过来看下地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美国国内游客自驾游车祸后的建议看网上报道,前几天在美国,四个国内游客自驾游出车祸死亡的事件。大概看了看出事的原因和地点,似乎是抵达路口,在StopSign(完全停止)标志后,没有在停死车、左右瞭望、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就急着加油提速通过路口,也就是说,违反了就连国内都知道的“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基本交通常识。联想最近几年多次发生国内游客在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翻看最新一期(2016年7月)《今日心理学》,俩个有趣的话题。好玩。第一个,狗狗到底有多聪明?文章讲了研究人员对狗狗智力进行探讨。其中作者讲的故事很有趣。作者领养了一条以前一直在街道上混生话的“社会狗”——那狗为混口吃的曾经绞尽脑汁生存。领养回家后,作者发现,狗狗跟幼年的女儿莎萨的关系很融洽。但是,狗儿会仔细地观察莎萨的动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7-17 17:25:40)
讲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东北上大学时跟电影《画皮》有关的故事。 一天晚上,学院校园电影院播放香港电影,恐怖片《画皮》,其中有个镜头,女鬼一袭白色,晃飘进了院子,恐怖阴森的音乐背景,树上几只乌鸦,院子里翻滚着秋风吹过的落叶,西北风飕飕刮着。女鬼慢慢地在窗外走着,一窗之隔,一个窗户一个窗户的慢慢转走着,一点一点接近门口……,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