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9-04-29 07:03:06)

生宣,四尺对开立轴 米芾《丹阳帖》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翰牍九帖之六),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22.8厘米。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27 12:04:30)

董其昌行书《临褚遂良枯树赋》卷,纸本22.1×284.7厘米。天启六年(1626)作,辽宁省博物馆藏。褚遂良为“初唐四家”之一,其《枯树赋》为630年所书,原迹不存,仅有刻本传世,《听雨楼帖》所刻尤精。董其昌刻《戏鸿堂帖》亦收。此卷用洒金笺临,书于1626年,董氏72岁。虽为临书,但自家笔意时有流露,结体疏朗,气脉贯畅。开始笔势柔缓,温雅自如,进而渐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27 07:36:29)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古人的字大多都比较好看,有没有古人写的丑的字呢,当然有,比如下面这个是唐朝时期一个敦煌残纸,左边图画好似唐代时兴的“千秋鸟”,右边的注解小字给人感觉呵呵哒。上面这位同学好像是在练字?看来方法与我们现在的方法一样,重复,重复,不断重复,不过这样重复的字确定好看吗?有些人一提到古人写字,一味认为古人写字就是端庄漂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26 12:33:50)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传世有《范文正公集》等,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范仲淹《二札帖》即边事帖、远行帖,为两通书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26 06:52:35)

紫府空歌碧落寒(李群玉)竹石如山不敢安(杜甫)长恨人心不如石(刘禹锡)每逢佳处便开看(韩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25 08:44:01)

陈鸿寿隶书临《成阳灵台碑》陈鸿寿(1768~1822)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他的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他广泛学习汉碑,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笔画圆劲细插,如银画铁钩,意境萧疏简淡,雄浑瓷肆,奇崛老辣。陈鸿寿的隶书较之以往的隶书具有“狂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4-18 08:45:19)
阅读 ()评论 (0)

学书六十年,东涂西抹,一无所成。《文化娱乐》编辑部要我谈谈学书经验,很惭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实在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谈。我自觉漫长的六十年中间,早一时期是“彷徨寻索”,走了不少弯路。稍后是想“转益多师”,多方面吸收些营养来丰富自己。由于功夫不到,直到老年,写不出什么名堂来。沙孟海早年楷书作品《陈君夫人墓志》01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决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徜徉,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已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日独乐园。—司马光《独乐园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71]
[172]
[173]
[174]
[1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