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这几年,我参加的八宝山追悼会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很多人的悼辞上无一例外的写着‘永垂不朽’。依我看,并非都能永垂不朽,真正的不朽者 ,张伯驹是一个。
——千家驹
张伯驹 | 年华有限愁无限
作者:解智伟
中国文化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级里最没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张伯驹就在玩古董字画中,玩出了大名堂,有了大贡献。
——章伯钧
01
一、千古绝唱丨李白的唯一存世墨宝
收藏的最高境界,不是价值占有,而是真正良知的收藏。
一一解智伟
1953年大年初一,张伯驹托统战部部长徐冰把珍藏多年的《上阳台帖》呈献给毛主席,并附信一封。信中言明:“现将李白仅存于世的书法墨迹《上阳台帖》呈献毛主席,谨供观赏”。
(宋徽宗赵佶题:“唐李太白上阳台”)
《上阳台帖》有历史上的两朝皇帝题字,光是题字盖章就远超原文上百倍。
原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上阳台帖》卷首下端钤有“张伯驹珍藏印”)
1937年,张伯驹以六万银元自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购得《上阳台帖》。据说,当时二人协商好《上阳台帖》《中秋帖》和《伯远帖》共20万银元,张伯驹以6万银元押金先取走三帖,余款此后补齐。不过后来其财务状况一直未见好转,只能忍痛将“二希”归还。
《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帖后有宋徽宗赵佶一跋,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 '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 ' 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毛主席收到此帖后,嘱中央办公厅将之转交故宫博物院珍藏,称“连城之宝,不敢归诸己手”。于是,普通百姓在故宫博物院就有机会见到李白的唯一传世墨宝。
文采风流六百年,空余翰墨化云烟。全篇章法错落有致,大小变化极大,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处于视觉中心位置的“清”字,亦是全篇最大一字,别有一番雄伟的气势。
遥想诗仙风姿,神采飞扬。无论章法、笔法还是结体,都给人以豪放纵逸、粗壮遒劲之感。
02
二、张伯驹 | 画图常看江山好
中国文化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级里最没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张伯驹就在玩古董字画中,玩出了大名堂,有了大贡献。
——章伯钧
张伯驹的母亲一直认为张伯驹是个没有出息的败家子,玩物伤志,不可能让家族中兴。张伯驹不恋官,也不贪财,只喜欢琴棋书画,如同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赵佶,关在人家的院子里吟诗,把自己的江山送到书画里。
中国文化有一部分,是由统治阶级里最没出息的子弟们创造的(章伯钧语)。张伯驹视藏品如命,他说,“我只要画,不要官,我也不要钱。”
张伯驹根本不怕死,他被人绑架,他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收藏。他嘱咐家里人一定要保护他的藏品,一件都不能让外人知晓。要是家里人为了救人而卖掉一件,他死了也不出去。
至于他为什么自愿捐出自己的藏品,个中原因不去深究,宁可相信这是真名士的大情怀、大胸襟。张伯驹曾经立志:“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张伯驹以一己之力,不惜倾家荡产,弄得自己“半生富贵半生贫”,抢救和保护了大批国宝级文物,这已是难能可贵了。
1956年张伯驹捐赠的藏品,件件都是国宝中的国宝,价值超过我们的想象,现在拍卖市场上几千万上亿的拍品,都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西晋大文人陆机的《平复帖》,距今已有近1700年,比王羲之的手迹还早七八十年,朱印累累,满纸生辉,被收藏界尊为 “中华第一帖”。
唐代大诗人杜牧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张好好诗》,钤有宋徽宗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价值连城。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说,“当今大收藏家者唯张伯驹一人可称。”
(张伯驹藏品:平复帖)
(张伯驹藏品:杜牧作品)
(张伯驹藏品:唐寅作品)
03
三、独倚青楼丨潘素赶画换酒钱
在藏品中找到的幸福,我们却在现实中消失殆尽。
一一解智伟
历史的真相,总是扑朔迷离,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涂改历史,张伯驹与潘素的故事成了坊间传闻,潘素13岁被卖进窑子,曾在上海西藏路汕头路路口“张帜迎客”。
又一个版本的《知音》,又一个风姿绰约的“小凤仙”,潘素出身名门,先祖是前清的状元。高贵气质,亭亭玉立,流苏帐暖,怀香方寸,云鬟斜坠,一派民国风韵。
张伯驹到上海“走花界”,一见潘素便生爱意,当场挥笔写就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这“潘妃”就是张伯驹眼里的“阆苑仙葩”,两个人35年就情定终生,厮守一起,有的文章说张伯驹为娶潘素与三个老婆离婚,其实,张伯驹1952年才与三房王韵缃离婚。
幸福的婚姻,不过是彼此的成全。张伯驹请老师教潘素画画,洗尽铅华,潘素终成能登堂入室的画家。张大千夸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潘素作品)
潘素曾与何香凝一起绘画,潘素的作品也多次被作为礼物,送给来访的日本天皇、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老布什等。
(潘素作品)
张伯驹晚年生活拮据时,就让“潘素赶画换钱买酒食”,他在1973年的诗中就写有“又画青山换酒钱”之句。
(潘素作品)
04
四、戏梦人生丨张伯驹就是票友
世上最贵重的珍藏,是自己的名字被一代又一代人收藏在心中。
一一解智伟
张伯驹的博识对于中国戏曲艺术有深刻的理解,《红氍纪梦诗注》和《近代剧韵》都是中国京剧研究的扛鼎之作。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上做了三件事:一是与余叔岩合作,编写了《近代剧韵》;二是约同梅兰芳、余叔岩等人于1931年创立了“北平国剧学会”;三是1937年,以演戏募捐赈灾,他组织当时一批红极一时的名角,举办了轰动全国的河南旱灾筹款义演。
张伯驹的京剧老师是余叔岩,张伯驹得其唱功真传。余叔岩是京剧界的须生泰斗,张伯驹31岁时跟从余叔岩学戏,余叔岩将一生绝技尽传张伯驹。尽管如此,张伯驹在唱念做打上还是很专业的票友。
陈巨来有一本回忆录《安持人物琐忆》,被称作一部民国版的“世说新语”,陈巨来说张伯驹演戏“拙于嗓,登台串戏,第三排座客,只能见其张口,声音如蚊子也,如友人均戏呼之为‘无声电影’也。”
05
五、鸟羽体 | 失去美感的书法
每个人生下来,得的是同一种绝症,除了死,我们别无生路。
一一解智伟
(张伯驹书法作品)
刘海粟评价张伯驹: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虽然没钱了,可是仍然过着吟诗填词唱戏赏琴收藏字画的风雅日子,书法是他最为重视的专业之一。张伯驹倡办了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组织——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1966年,该书社无疾而终。
说实在的,我并不欣赏张伯驹的书法,张伯驹收藏了那么多像《平复帖》一样万世留香的作品,他的学养和他的眼界可以让他的书法作品达到很少人达到的境界,正像张伯驹自己说的,他的这一手字,就属于小趣味。这里没有多少传承的笔法结体,也没有什么超凡的风度气韵。就是一时兴起、标新立异的笔墨游戏,用以告诉世人:我就是我——君子不器!
(张伯驹书法作品)
君子不器,确实是中国书法的真见,从书艺的深刻性来看,确实够得上“第一义谛”。孔子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在张伯驹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能驾驭书写。
不受技法的影响,而追求书写精神的自由表达。张伯驹对中国书法的流变一直有深度的把握,他对甲骨、殷商陶器墨书、周帛书、汉木简各种书体都有研究。
张伯驹虽然耻于“器”。结果还是囿于“器”,把自己捆绑在形式之中。他独创的“鸟羽体”虽有变化、飘逸、自由的形态,这种鸾舞蛇走的书法之奇总让人感到怪异,情趣不高,格调不高,境界也不高。
(张伯驹书法作品)
06
六、补记
无论贫穷和高贵,除了一路活下来,其实我们一无所有。
一一解智伟
有文章说,张伯驹散尽家财保护国宝,晚年却老死破屋,后来,因为历史原因,遭受到了不公正的批斗,不平等的待遇,因无工作、无户口,只能写字卖画、亲友接济度日。
1975年春节,家中实在周转不济,潘素找夏承焘先生借了五百块应节。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惦念着老两口的生活,每年也会送来数百元年礼。
有人说:1982年,因“不够级别”,张伯驹只好躺在医院的集体病房,离开了人间。有文章却说,有些外界的传闻和描写并非事实。1982年2月初,张伯驹因一次饭局回来肠胃不适,又添感冒,入北大医院住院治疗。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来看望后,安排他转入了条件较好的单人病房。但终告不治。
唯一感到真实的还是画家黄永玉的一幅画——
1982年初,黄永玉携妻儿在莫斯科餐厅吃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漠,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果酱,小碟黄油两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毛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4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缓缓隐去……”也就在这年的2月26日,张伯驹先生留下了他的藏品,独自从喧嚣的人世中缓缓隐去……
(黄永玉《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
Scan with WeChat to
follow the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