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了聊聊演员的脸蛋、身段和脖子这篇文章,谈到北京的夏天很热,但是36集的年代生活电视剧《你是我兄弟》却没有出现夏天,可能是因为北京的夏天太热,,拍摄租也要避暑。北京的夏天有多热呢?在全国各省市排行第五,每年有两天达到摄氏40°,一般在7月和8月最热,温度在35到36度左右。所以,拍北京生活的电视剧都不敢在夏天拍是可以理解的,不止是拍摄人员受[
阅读全文]
人可以变脸,但是身材变不了,脖子变不了。
断断续续最近看了电视剧《你是我兄弟》,要我说出剧情,我还真的说不上。这是2011年上演的36集的电视剧,地点是中国北方一个城市的故事(应该是北京吧),演绎一家四个兄弟几十年的情谊。
我们不说故事是否感人,就是天气吧,36集的电视剧里,竟然都是冬天,演员都穿着冬天的衣服,然道北京没有夏天吗?
在我看来[
阅读全文]
前几年我回闽南时,和我原来的邻居大姐雨琳(化名)聊天,才知道她的几位老朋友都死了。
雨琳大姐是40后。那是八十年代初期,丈夫因病去世多年,她和60后的儿子住在一起。她在家里的兄弟姐妹是老大,兄弟姐妹朋友多,看到她在家孤独,常常来看望她,也带来不少客人。
她兄弟姐妹的客人大都和是我的同龄人,都在做生意,在社会上混的比我好多了,各个财大气[
阅读全文]
西雅图每年8月底到9月初,是李子成熟的季节。虽然西雅图果树很多,但是我似乎对李子情有独钟。
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在李子成熟的季节里,常常有工友摘来李子让大家尝尝,有红色的,有青色的,有黄色的。我最喜欢吃青色的李子,酸甜可口,果肉脆嫩。
那是十七八年前,我们家原来是没有李树的,邻居的朋友就有种李树,红色的果肉,很甜,但是肉比较松软。[
阅读全文]
在我从小生活的教堂里,围绕圣殿的周围,种有6棵果树:两棵龙眼,两个平婆树,还有两棵“黄段”。这些树都是老树,树干要两人合抱。这6棵树究竟有多老?没有时间考证,除了剩下一棵平婆树之外,其他五棵树是如何消失的?暂且不表。
龙眼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介绍了,先介绍平婆树。
苹婆树的闽南话叫“梨杷果”,在闽南很稀少,在我们的小镇除了[
阅读全文]
写这个系列到这里,才发现这本书的书的封面的背面就有【著者简介】,陈依范的照片和生平介绍。书的封面的背面叫封二,以前我看书都是要先看看封面封二,不知为何却把这本书忽略了?
不要小看这个简介,在网络里根本看不到这样简单扼要的介绍。比如我们原来知道他的祖籍是广东,以为他是出身在广东,其实是出生在千里达(Trinidad)的一个华侨世家。千里达[
阅读全文]
我现在的年龄,正是父母八十年代的年龄,但是比起八十年代的父母,我是问心有愧。
文革十年,教会关闭。1969年我们全家下乡,1979年父母从南靖山区回到龙海石码落户,恢复教会活动,但是当时教堂被县工商局和税务局使用,要等到他们搬走我们才可以使用教堂。所以,那时石码没有我们的家,
没有教堂怎么办?就先用几个教会的弟兄姐妹的家做敬拜。其实在我父母[
阅读全文]
我们在第三篇说过,陈依范写了介绍中国的书籍如《新大地》,《陈依范先生谈今日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等书,这些书可能揭晓他出国的谜底,我们就暂时先放下出国之谜。
比他的出国之谜更加令我关注的是,他不仅和毛泽东蒋介石有交往,和尼克松也有交往。他在【导言】里说:他到美国讲学的时候“当时的尼克松总统立刻给我答复和礼遇,要我和他分享有关[
阅读全文]
6月下旬到7月初,因为孩子们回家,家里三个冰箱一直是满满的,等到孩子们回去之后,才发现冰箱还是满满的。之后我们两周没有买菜,直到上周六,我才去买菜。我的朋友告诉我,他的孩子回家之后,家里天天煮很多菜,可是孩子们常常看着父母辛辛苦苦做的一大堆饭菜不吃,到外面吃餐馆,结果老夫老妻只好天天吃剩菜。
其实上周六也不一定要买菜的,只是我在开车[
阅读全文]
写完这个系列的第二篇之后,有读者点赞,感觉我很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是读者对我的鼓励,也是我的写作的动力。
话说学到老,活到老,人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每天的感觉都一样,那么生活就会乏味一些。这里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然我们不会来到文学城。我们会好奇文学城的论坛管理是谁?为什么删了我的贴?我们会好奇那个和你称兄道弟的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