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给毛泽东打电话救下萧华
萧华听到咚咚的砸门声和呐喊声,开始并不想躲,司机许世庆拉着他从后门跑到徐向前家。此时徐向前家门口有两卡车造反派,司机许世庆又拉着萧华跑到后海傅钟(总政治部副主任)家,谎称萧华的车坏了,借傅钟的车,把萧华拉到西山叶剑英家。叶剑英立即用电话向毛泽东报告。萧华及时得到“毛办”不要参加批斗大会的通知,才[
阅读全文]
江青推荐徐向前担任全军文革组长
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刘志坚被打倒后,江青去找林彪,说全军文革小组这个机构很重要,没有组长不行,必须找一个有声望的、能压得住的老帅来担任。她提议徐向前接替,并说已经得到毛主席的同意。江青还建议,由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关锋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因为江青打着毛泽东的旗号,林彪只能同意,但他不能肯定这就是毛泽东的意思[
阅读全文]
毛泽东对杨勇扣押造反派表示不满1966年12月间,北京军区接到多起部队的紧急报告。在军队院校造反的同时,地方造反派也在不断地冲击军队大院。12月7日,天津第66军军部被地方造反派贴上了大字报,同时天津警备区司令部也受到冲击。12月8日,山西驻军电话报告,该军干部施宣之的妻子在山西大学党委宣传部任职,山西大学的学生要求进军营大院搜查他家。12月24日,北京[
阅读全文]
频繁召开的北京军区常委会议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从1966年9月开始军以上机关以“大民主”的方式开展文化大革命,师以下部队进行正面教育。北京军区被列为首批开展运动的单位,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杨勇、廖汉生把文化大革命当成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领域运动,根据军委指示,将运动限制在战友文工团、部分院校和军区总医院[
阅读全文]
毛泽东调两个师进京扩充北京卫戍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的当天零点,杨成武(代总参谋长)向廖汉生传达中央关于加强首都警卫力量的指示,并交代北京军区调两个师归北京卫戍区建制。北京卫戍区只有一个警卫师,分布在全市各执勤点上。现在调两个师进京,重大而紧急,廖汉生连夜与杨勇、郑维山、傅崇碧商量,初步拟调63军189师和24军70师。虽然70师[
阅读全文]
上海会议毛泽东秘书亲自分发文件1964年2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十六条”,全国城乡普遍开展“四清”运动。1965年8月17日,毛泽东批示:“……全军从排长以上,除年老、重病者外一律分期,在两年内(可分四期,每期半年,全军搞完)都到地方参加社教工作……请用电话告诉林彪同志。”8月18日,罗瑞卿(军委[
阅读全文]

目录
上海会议毛泽东秘书亲自分发文件
杨勇没有揭发罗瑞卿一个字
北京军区和中共华北局、北京市息息相关
周恩来让廖汉生妻子白林揭发杨尚昆
毛泽东要调两个师进京扩充北京卫戍区
临时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批评杨勇、廖汉生
频繁召开的北京军区常委会议
中央文革添加“取消军队院校党委领导”
关押贺龙是[
阅读全文]
绝大多数总政机关干部分配外地
1969年7月,李德生被调到军委办事组,分管政治工作,10月他着手恢复总政治部。11月军委办事组公布总政治部机关精简整编方案。总政治部原编13个部、院,除干部部不动,秘书处、政治工作研究处、管理局、直属政治部合并,称总政治部办公室,组织部、青年部合并,宣传部、文化部合并,保卫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合并,群众工作部[
阅读全文]
总政治部“批斗筹备处”四分五裂1968年4月7日,“批斗筹备处”勤务员奚博铨(联络部干部)写大字报,联系总政治部文化大革命的情况,点了所谓“保派”的一些人。4月14日,芦前安回应,批评奚博铨“形左实右”。同日“批斗筹备处”召开各二级部战斗队勤务员会议,保卫部有人喊出“打倒奚博铨”的口号,引起会场混乱。以干部部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