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马来华人冯女士
2025年11月1日
马来西亚是明清“下南洋”主要目的地之一,云集着众多华侨后代。2016年春我第一次来到马来西亚就很喜欢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因华人多,基本没有语言沟通障碍,特别适合中国人生活与养老。加上我独子一家就在一河(柔佛海峡很像一条大河)之隔的新加坡,从2019年至今,我们老两口经常住在碧桂园兴建的位于马来西亚人工岛上的森林城市。
2020年春,我们在岛上参加了森林城市落成4周年庆典活动之后,因疫情爆发,马来西亚紧急关闭国门,我们赶紧回到新加坡。2022年5月马来西亚国门重新打开,我们返回岛上,当时这里成为网上热议的“鬼城”,连出岛班车都被取消了。住家附近小区有家“中马友谊商店”,我们就到那里购买肉菜水果等生活用品,一来二去就和店老板熟悉了。老板姓苏,是一位出生在海南岛军官家庭的同胞;老板娘姓冯,是出生在槟城的第三代华侨,小苏先生在香港工作时结识了小冯姑娘,二人喜结连理后到马来西亚经商。
“中马友谊商店”二位老板身材高挑,面貌俊朗,又正值中年,朝气蓬勃,待人热情爽快,比如疫情初期口罩严重紧缺时,“中马友谊商店”以最低价,相当于赠送般卖口罩给岛上居民,缓解掉燃眉之急。在出岛班车恢复之前,岛上居民无法外出购物时,这个商店帮我们维持了基本生活需求。熟悉之后,我把老板娘改口叫她小冯妹妹,知道了她的真实姓名——冯翠翠,颇有艺术味道哦。
我们除了到他们开的商店买东西以外,他俩还多次开车请我们到马来西亚的几个城市和名胜游玩,到过古来海南会馆参观,到新山海港看夜景与驳船,到华人集中的美食街品尝特色菜,到大超市和夜市购物。每次开车途中,我们随心所欲地聊天,一路欢声笑语。热心的小冯妹妹多次送来当地特色小吃,让我们品尝,那是她作为当地人对客居此地的华人朋友的心意啊!
有一次苏老板开车走在林间小道,小冯妹妹告诉我们,曾经在这里遇见路中央卧着一条金黄色的大蟒蛇,好不容易才驱车从路边绕开它。还有一次我们行进在公路上,天并没有下雨,从车窗玻璃处却突然看到碧空中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双彩虹,坐在后排座位上的我忍不住惊喜地叫出声,赶紧让他们往窗外的空中观看。小冯妹妹告诉我,这种景象以前她也遇到过,晴空中的双彩虹奇特而壮丽,有一种吉祥的寓意,让人喜出望外。

2025年春节小冯妹妹与我在森林城市的一张合影
小冯妹妹和苏老板有个共同的特点,待人真诚周到,我们住在森林城市期间,每月购买手机上网卡,都是从苏老板和小冯妹妹那里买,他俩总是快速送过来。有一次我换卡后发现无法正常上网,就到有公共网络的宾馆询问苏老板,苏老板和小冯妹妹马上开车过来,一下就帮我搞定上网之事,原来是我粗心,选错了卡位,这么丁点小事,劳烦他两口子开车跑一趟,小冯妹妹还拿给我一包好吃的零食,让我很过意不去呢。但他们为人处世就是这样,相比我们大陆人的习惯差距好大呀!
在马来西亚与当地华人打交道,不止苏老板和小冯妹妹,遇到并熟悉之后的马来华人朋友、出租司机,甚至我们在马来西亚其他城市旅游时偶遇的马来华人,大多是第三代或第四代生长在马来西亚的广东、福建、海南岛华人的后裔,我发现他们都有十分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语言能力超强,不仅会说发音标准的普通话,还会说英语、马来语、客家话和各自祖籍的方言,个个都是语言天才;二是他们习惯与人分享自豪之事,话里话外充满自信与知足,而我们大陆人比较习惯诉委屈说难处,害怕遭人嫉妒陷害,回避并掩饰富足与得意。马来西亚华人因环境良好宽松,淡化了“防人之心”,故而普遍性真诚单纯,不世故不圆滑,小冯妹妹就是个典型。
有一天傍晚,小冯妹妹和我拉家常,说起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军侵占马来西亚前,驻守新加坡的英军未加抵抗就缴械投降,日军从马六甲海峡一路向西横扫而来,当时在槟城的小冯妹妹的祖母闻讯后,满怀爱国热情,赶到由马来西亚共产党领导的金马伦高地投身抗日,直到日军投降后才回到槟城。没想到留在槟城的亲戚邻居说起日占时期,留在槟城的普通百姓没受到虐待,而那几年小冯妹妹的祖母困守金马伦高地,忍饥挨饿备尝艰辛,但保家卫国的正义永载史册,令所有人敬佩。
我看过一些相关书籍,日本侵占东南亚期间,马来西亚唯一没被日军攻克之地就是金马伦高地,小冯妹妹祖母的人生经历验证了那段非凡岁月的亮点。东南亚各国中,在共产风席卷全球的浪潮中,马来西亚共产党走出独特之路,并交出上乘收官之作,战后马共领导人陈平眼看国家选择民主道路,民众有了人手一票的权力与尊严,于是主动率领马共成员放下武器,融入和平共存。2023年的一天,我遇到小冯妹妹,她高兴地告诉我,自己和家人刚刚去参加了新一届政府的公民投票,让一辈子没享受过民选国家领导的我好生羡慕。
前边说过小冯妹妹待人处事真诚直率不圆滑,2016年,她和丈夫苏老板出于爱中华之心,得知来自广东碧桂园公司在马来西亚花巨资打造“一带一路样板项目森林城市”的消息,满怀热情地入驻人工岛,成为首批在岛上开办商铺的店主。谁能料到,他们可爱的特点在大陆人管辖的地界却变成短板,由于不懂送礼打点给主管部门,不善于逢迎作秀,三四年下来好好的生意被迫终止。眼见“中马友谊商店”被苛刻对待后遭封禁被歇业,我们和经常光顾他家商店的业主们,私下里都替苏老板和老板娘小冯妹妹打抱不平,却又无能为力。
这波打击对小冯妹妹太可怕了,我始终没听到她一句怨言,却眼见原本年轻漂亮的她快速显老,两鬓明显滋生出白发。大约一年后,小冯妹妹居然患上肾衰竭的重病,每周需要两到三次做血液透析,多亏她是马来西亚公民,商店被关账后她失去固定经济收入,可以享受政府规定的社会救助,每次做透析只需缴纳象征性的1元马币费用。这事让我好生感慨,马来西亚政府把人当人对待,民主体制中的公民遇到困难有国家托底,何其幸运啊!自从小冯妹妹患病后,每次想起她,都由衷为她具有马来西亚公民身份感觉庆幸,并默默祝福她平稳康复!
于向真 2025年11月1日 马来西亚森林城市
后记:1984年我婆婆60多岁时,因被北京朝阳医院内科医生误诊耽误治疗,由急性肾炎转为尿毒症,做过十多年血液透析,最后几年我婆婆每周做三次透析。那期间我们家人常态化推轮椅送她去医院做血透,当初的技术还不够完善,看她常年频繁受罪,好心疼她呀!记得那时我婆婆每次透析费用是600多人民币,当时我们每月的工资收入才几十元逐步增加到一百多元,每周两到三次,每次透析费用600元是极高昂的花费,难怪与婆婆同期做透析的病友们陆续全部撤出回家等死,1997年,婆婆因心脏病突然病故时,我全家也早已沦为花光积蓄并举债的窘境。这段话我永远不会对小冯妹妹说,不想让她难过。 于向真 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