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莲

人生在世,以诚相待足矣。 我对人生充满希望,但随遇而安
个人资料
绿珊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李南央状告海关案”跟进报道(127) ——智慧终将战胜愚蠢 上个月的1月17日,是赵紫阳先生去世十周年的祭日。将父亲在他的《李锐口述往事》一书中谈到紫阳先生的几段话录入在这里,以表达我对他深深的敬仰和怀念: 紫阳谈到,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不是由不发达商品社会转向发达商品社会,而是从高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高度集权配备资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1年11月8日刚看了一篇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爱新觉罗家族一名现代画家的事迹,我不由得怀念起老友——爱新觉罗·毓嶦,特好的一位老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俩同在民进北京市委联合支部,成员都是京城各事业单位的非官员知识分子,那些年我们支部活动频密有趣,搞得别提多好了,骨干会友间有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近感。毓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父母的人生轨迹 于向真 父亲于明1922年端午节出生在安徽宿州。 我爷爷张殿臣民国时期曾出任宿县和蒙城县长,因憎恶官场腐败,辞官不做,回老家宿县城里兴办一所免费私塾。几年后家道中落,被迫关停了学校。奶奶姓郑,我在父母家见过两枚郑氏老图章。父母在国外那些年,逢年过节我代他们给亲戚寄钱,每次都有安徽宿县“五保户”的舅姥爷、舅姥姥。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我的父母与周恩来的交往于向真我的爸爸于明、妈妈理锐1958年调进北京,在新华社外训班学了两年英语,班主任是学养深厚的李慎之。之后,爸爸分到新华社国际部东欧组,妈妈在英文发稿组。1964年春,于明被总社派驻布加勒斯特分社任社长兼首席记者,妈妈一同前往罗马尼亚,兼任英文发稿。爸爸妈妈在罗马尼亚那时,罗共中央第一书记是乔治乌.德治。他每隔一段时间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父亲在罗马尼亚工作期间,多次参与接待中国访罗的高级代表团。前排左一为父亲于明1965年,北京市副市长万里率领北京市政府代表团出访罗马尼亚,给父亲留下特殊印象。多年后,爸爸和我聊天时说,“我对万里印象好,他是实干家,他和其他团长不一样。别的团长出访是为密切两党两国关系,万里出访目的非常明确,是为提高北京市民生活水平,寻找合作项目。他办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问:这篇像是李大同写的? 答:对,绝对没错!我刚看了没几行,心头一亮,这文字很像李大同写的呀!再看几行,真是大同写的吧?看到女儿女婿,不禁笑着点点头,十有八九是大同!接下来再看,越来越觉得是大同,终于冰点二字出现了,确定了!没猜错! 大同的新闻敏锐度、纵深度、广博度在大陆老报人中数一数二,数到老三还是他![呲牙][呲牙] 很庆幸两次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其实对美国和川普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以往对美国的脑中镜像,都是阅读的积累,确实高大上,尤其是美国媒体,是我们这些开放元年进入新闻界的青年人的至高榜样,我至今都还记得八十年代初读大部头的《美国新闻史》时的澎湃心情,眼看着新闻自由的大厦由一块一块砖石垒起来——报道、扒粪、揭黑,把五角大楼的越战机密公诸于世,把总统搞下台,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个老报人的看法
一:延光闲聊
延光闲聊——有朋友想让我谈谈,听听我的看法,以及问我怎么看待大康(大康有话说)。那我就聊几句。我两年前开始听大康有话说,开始阶段印象不错,因为他一口北京腔,觉得挺亲切嘛,因为我也是来自北京啊。另外这个人中气十足,讲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我曾经向别的朋友也推荐过他的这个视频,原来我觉得唯一不好的一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延光闲聊——有朋友想让我谈谈,听听我的看法,以及问我怎么看待大康(大康有话说)。那我就聊几句。我两年前开始听大康有话说,开始阶段印象不错,因为他一口北京腔,觉得挺亲切嘛,因为我也是来自北京啊。另外这个人中气十足,讲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我曾经向别的朋友也推荐过他的这个视频,原来我觉得唯一不好的一点是什么呢?太长了。节目一个半小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2-09 07:04:49)

(此文以“王小二”马甲笔名参加了王府活动征文) 2025王府活动征文(9): 春节——洋插队过年 作者:王小二 三十多年前的留学生活,挺艰难的,就是“洋插队”呗。兜里揣着二三百美金落地的,那就是大财主了。我的老板给我每年一万二,一直被舍友们羡慕着。 系里有一公派生,花五百元买了辆旧车,拉了一车人去买菜,在高速上就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