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欣喜看到我的忘年交小友潘蔚琳发来的消息,她的老爸—潘仲英教授完赛波士顿马拉松,成绩5小时27分15秒。不禁再次为潘教授所感动,太牛了,潘教授是波马赛中年龄最大的华人跑者呀。这也是他的第78场马拉松赛。
波士顿马拉松是世界上著名的马拉松赛事,于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举行。今年的波士顿马拉松赛,中国大陆参赛674人,潘教授是年龄最大的华人参赛者,82岁。(波马的年龄最大参赛者为87岁)。
(武大跑团合影,从1962级到2014级,跨越半个世纪的校友)
2019年,潘教授第一次参加了波士顿马拉松。那次出国到波士顿参赛颇多波折,因为他是北航的退休教授,签证时被要求补交了材料,等了80天才拿到签证,差点就没赶上比赛。那年小潘陪着父母来波士顿参赛(她未拿到波马的入场卷),赛后她们一家又来到加州。和一干老朋友相聚。那年75岁的潘教授精神饱满,还兴致勃勃地在湖里划起舢板,我做的凉面也很受欢迎,受到潘教授称赞。六年后潘教授又再创辉煌,完赛了他的第78场马拉松赛。
2019年,潘教授的波马成绩是5:28:58, 2025成绩是5:27:15,比2019年快1:43。
潘仲英教授1943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先后到江西、河南等地工作,后来调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任教,直至退休。他年轻时便热爱体育,一直保持着运动习惯,但真正开始系统性练习长跑时,他己经66岁了。当时,在斯坦福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的女儿回国,喜欢马拉松的小潘,便带着父亲一起跑,从5公里到10公里…,逐渐加码。
2010年,女儿为他报名绕十三陵水库的10公里长跑赛,并陪他一同参赛。当年10月,父女二人冒雨跑完他的第一次马拉松——北京马拉松。他说:“当天下大雨,我从天安门,一直跑到鸟巢……最终以5小时10分33秒完赛,我和女儿同时到达终点,当我停下走路时,犹如踩在棉花上,腾云驾雾一般,欣喜之情驱走了浑身的疲惫。”
这一跑把潘仲英教授的兴趣带起来了。完赛首次马拉松比赛后,他们每年都会参加马拉松赛。在国内, 他的足迹遍布大连、上海、无锡、台北、厦门、三亚、广州、深圳、武汉、青岛、千岛湖、兰州、敦煌、青海湖、银川等地;在国外,他还曾 远赴北非摩洛哥马拉喀什和美国波士顿参赛。跑步和跑马拉松已成为潘教授的习惯。
(小潘跑马拉松)
从2010年开始,潘仲英陆续每年都会参加马拉松比赛,频繁时一年要跑八九场,全国很多地方都留下他的足迹,还曾远赴北非摩洛哥马拉喀什和美国波士顿参赛。
2023年,潘仲英挑战环青海湖马拉松,是高海拔、多上坡、缺氧的小众赛事,分5日赛(5天跑5场)和首日赛,他报名跑首日赛,70岁以上的跑者仅5人。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科学的训练,他胜利完赛,获得组委会颁发“昆仑苍鹰”奖杯。
跑步和跑马拉松,已从潘老的兴趣爱好,逐渐成为生活习惯。除了外出参赛,他的日常作息是每天上午8时在北航校内跑7公里至10公里,然后做拉伸,再到操场外的体育器材上锻炼,大约10时之后回家,看书、钻研,有时提笔写作。
在他的马拉松生涯中,有一个理念始终贯穿其中,那就是“安全无伤”。在他看来,跑步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只有保持安全无伤,才能跑得更长久、更健康、更快乐。”
长跑对潘教授而言,不是艰难,而是因为热爱。
”从66岁开始跑步,我收获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人生哲学,也拥有了健康的体魄,这就是跑步的意义所在”
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的女儿,和父亲一起参加了多次马拉松。在他们的影响下,潘仲英大哥的4个孩子中,有3个也开始跑马拉松。潘仲英和女儿、侄儿、侄女一行5人曾共同完成嵩山少林国际马拉松。他们号称“潘家军”。我经常在潘蔚琳的朋友圈中,看到他们训练的数据。
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汗水书写篇章。这种积极的人生哲学,令人钦佩。
马拉松被一般人视为极限运动,潘教授送给跑友8个字:安全、无伤、健康、快乐。安全主要是心血管心脏的安全,防止猝死,无伤主要是膝关节的无伤,膝关节损坏不可逆转。
他的目标是:安全无伤地跑过90岁。
附:潘教授的跑波马的总结:
跑乐康马拉松随笔_20250421_
今日波马安全无伤顺利完赛
今日波马安全无伤顺利完赛,全程净成绩5:27:15,在男80+年龄组排名第7(共8名选手完赛)。按我自订评分标准属“良”(T<5:00为优,5:00≤T<5:30为良,5:30≤T<6:00为及格)。虽不够理想,但可以接受。
初步分析不够理想的原因有二:一是赛道累积爬升289m(接近300m,属高爬升马拉松赛事,难度较高);二是前半程跑得比较郁闷,跑不出波马前平时的训练状态。
今天我跑的波马,有点奇怪:前半程跑得比较郁闷,跑不出波马前平时的训练状态,对前半程的爬坡也感到比较吃力;而进入后半程,逐渐出现转机,特别是30~34km的4连坡(赛道最难路段)反而不感吃力,而35km后的下坡(也有少量上坡)更是轻松加速,特别是最后600多米,以6:18/km的配速(对我来说是相当快了)稳定轻松地冲过终点。后程的如此表现,在以往的赛事中还是比较稀少的。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好好琢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