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2007-11-21 21:26:03)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象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象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7-11-21 17:56:46)
神农架难得有个好晴天,但是天公遂人意,一大早我们钻出岩洞来,却看见太阳照满了山林。雷英子给我们每人削了一根光溜溜的树枝,当手杖用。我们爬陡坡钻森林,整整走了一个时辰,才来到一个山垭。在山垭里,不知什么东西在寒风中腾腾地冒着白气。雷英子领着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条小河。河水从石洞里流出来,好大一股热气往外冒!“喝吧,这河里的水可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1-21 17:55:24)
第二天我们真的要上神农架了,大伙都起得很早。老人从修林队抱来了一大堆毛茸茸的服装。于是雷英子逐个地把我们装束起来:穿上皮衣,戴上皮帽,挂上装满炒包米花的干粮袋,穿上长筒布袜,裹上棕树皮,最后再裹上几副绑腿。我们一个个都被打扮得象大狗熊似的,彼此看着都好笑。“我也去!”老人大声说着也穿戴起来。虽说老人还健壮,但让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跟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1-21 17:54:15)

越往上走,湿气越大,好象空气里带有小雨珠。等到我们爬到山顶上的时候,只见大雾蒙蒙,雾中凝聚着雨点,飘飘洒洒。我们坐在大树根上歇歇脚。“神农架就是这样怪,川里晴天,山上下雨,一年见不了几天好太阳。”老人抽起了旱烟袋,喷着烟对我们说。“到了神农架啦?”年轻画家在雾中睁大了眼睛诧异地问道。“这是巴桃园,你们只算爬到神农架的膝盖上!”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1-21 17:52:54)

“雷英子。”年轻画家的叫声突然把我们惊醒。我们以为他在说梦话呢,可是睁大眼睛一看,年轻画家乱发蓬松的脑袋正紧紧地靠在映满晚霞的玻璃窗上。一阵清脆的带笑的说话声在走廊上响起,我们听出果真是雷英子的声音。在朝霞下,雷英子浑身闪光。她今天打扮得又英武又俊俏,头帕换成一条花色鲜艳的,绿袄上外加一条绣花围腰,红裤腿上绑了两条黑白相间的绑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11-21 17:51:38)
夕阳红光抖闪,我们来到了森林工业局所在地的阳日弯。这里两水汇流,山前古水河,山后温水河,都是发源于神农架。古水河和温水河流到阳日湾汇合,浪迭浪,在夕阳的红光下,激荡万片金波。局长亲自接见我们,并把我们领进白墙蓝瓦的招待所。“是雷英子送的吧!”局长把我们带来的木芙蓉花,全部插进了花瓶。好象是雷英子介绍的关系,局长对我们显得格外亲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1-21 17:50:19)
我们这几个人,都稀奇好胜。听说神农架是华中第一峰,而且是中国一大林区,就憋不住以探宝者的心情,结伴渡汉水,走秦岭,入巴山,跋涉于鄂西北千山万水间。我们当中,有一个年轻画家,有一个在水利工地工作请假回乡的木工师傅,有一个劲头十足的汽车司机。司机同志把吉普车开进大山,可是越往里走,山越高,路越陡,吉普车气喘吁吁,爬不动。我们的司机索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1-21 05:26:27)

出得国来,曾经遇到过许多湖北来的人。我常常问他们,知道有个作家叫碧野吗?被问者总是脸上一片茫然;我不死心,又总是问他们,尤其是爱好文学的人,读过一本叫做《情满青山》的散文集吗?得到的也都是以摇头作为回答。是的,很多人不知道碧野,更没有读过他的上述散文集。可是,我读过这本书,而且还是在初中时期,也就是文化大革命的中期(1970年代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11-20 22:55:41)

出海外记
颜昆阳
1
 父亲没有住进日本的「靖国神社」而成为失去国度的灵魂;他终究活着回来。父亲没有住进日本的「靖国神社」而成为失去国度的灵魂;他终究活着回来。幸好如此,不然这世间可就没有我了。幸好如此,不然这世间可就没有我了。
 太平洋战争中,约有二十万台湾人被日本帝国征调去当军伕。太平洋战争中,约有二十万台湾人被日本帝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1-20 22:53:36)

战争,未曾远离──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年
编辑部1945年,继拥抱纳粹主义的德国投降后,地球另一端的军国主义日本,也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场大战,直接参加作战兵力达1亿1千万人,在战火中丧命的超过5千万人,全球80﹪人口被卷入这一个世纪的浩劫。在中国,有无数军民死于战火中,数千万民众仓皇离家;在台湾有二十多万青年被卷入战场,三万多人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51]
[152]
[153]
[154]
[1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