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ngepi

我们 就这样 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博文
(2007-04-10 08:16:36)
六年前的今晚,飞机抵达多伦多上空。我们把脑袋抵在窗口上,贪婪地看底下的万家灯火,那一刻,真切的感受到灯光璀灿的含义。年轻的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天,一早起来,拿着在街角便利店买的折叠地图,去朋友告诉的银行开户。从地铁站上来,站在初春的Yonge街上,一时不辨东南西北。打开地图,试图寻找自己的方位。迎面过来的金发的妇人,停下来,微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4-03 12:53:36)
我们两个都喜欢四处去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我们的梦想。(虽然后面那个,你不太感冒。吼吼)
从春到秋,每逢一个长周末,我们就会驾车出游。几年下来,周围方圆1000公里之内的有名的地方,去得竟七七八八了。
每到一处,就拿着相机一通狂拍。反正是数码的,没什么后期成本,不拍白不拍。
总是你指挥我:“站好,照了。”
后来我就习惯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29 13:53:11)
我们两个北方人,说话都不会软语细声。一直以来还都没觉得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找到工作,刚搬到m市的时候,租了人家一层地下室。是那种backsplitdetachedhouse,有自己的门出入,挺方便。面积也不小,隔成两室一厅,还有一整间厨房。地下室是半层地上的那种,窗挺大,拿广告词来说,很光猛。房东是江南人,吴侬软语的,整天静悄悄的。
backsplit的坏处在于,地下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早晨吃完早饭,朋友开车在前面,送我们上了高速,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有了前几天开过来的经验打底,感觉比较轻松,新鲜感也没有来的时候那么强烈了。我们一路上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从纽约出来的时候天气还好,白日头当头照着。可是快到Syracuse的时候,开始下起雪来。越往前走,雪花越发纷纷扬扬有加大的样子。高速上的车,开得慢起来,开始越聚越多,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接下来的几天,就非常轻松了。一切由朋友安排,载着我们到处去。去了纽约,在著名的时代广场上留下足迹;惊叹法拉盛的中国城,比多伦多登达寺的还要大;逛了耶鲁大学;去了大西洋赌场,里面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不分晨昏;到了西点,在那一小堵满是涂鸦的柏林墙前面,留下合影。也第一次知道,还有网上地图这回事,在雅虎和MSN的网站上,输入出发地点和目的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两个真的有些抓狂了。
忽然,我找到一张小纸片,上面居然有个手机号码。这才想起来,前一天晚上,给朋友打电话的时候,她说他们白天也许会出去,告诉了一个他们的手机号,坚持让我记下来,免得打家里的电话没人接。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于是,从该市的第一个出口下高速。顺着路右转,是一小片很幽境的办公区。把车停到似乎是个酒店的小楼外面,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路狂奔。仅仅在服务区稍做停留,让疲惫的车胎喘口气;同时我们打个尖,上个厕所。
紧赶慢赶,接近纽约市的时候,天还挺亮的呢。
朋友的家不在市里,而在离得不远的康州。这边的高速公路的标志就乱七八糟,让人有些看不懂了。怎么过了5号口,下一个居然是十几号呢?还有这个2号出口,怎么又是2A,还有2B?唉,等等,这里又有一个2D。天啊,糊涂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奔驰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我俩兴奋地左张右看。
哈,好像美国的路比较宽呀。你看,两条路中间的隔离带,跟每一边的路一样宽。而且绿化得很好呀,象是一道小峡谷。挺养眼的。
嗯,其实美国跟加拿大,从地貌上也看不出区别。这乡村的高速路两边,除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就是似乎野生野长的树林。加拿大也是这样嘛。
唉,还是大城市外面的人开车文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兴奋地奔出去二十多公里,忽然发现专门从图书馆借的美国地图册没有带。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家取一趟。很阿Q地安慰自己说,幸好出来的还不算远。
掉头回家取了地图,再上高速,沿着QEW到头,就一路杀到大瀑布边的海关-PeaceBridge。天已经大亮了。过关倒没怎么堵车,美国方面的官员也很放松,也许是因为圣诞节的关系,看了一下我们的证件,问题也没有一个就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申请去美国的签证,是纽约遭遇911之后大约一个月的时候,正是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的让大家来纽约旅游之际,移民官很慷慨的给了我们十年多次出入境的商务及旅游签证(B1&B2)。让我们很感慨了一下。当初还在国内的时候,这是我们多么梦寐以求的证件呀,现在居然这样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只是面无表情地看了一下我的雇主信,连问题都没有问一个。不禁很念叨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