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61/5279182728_37765061d6.jpg?v=0)
星期六从格林纳达回到马德里,已近半夜了。回到原先的旅馆,取了寄存的行李,倒头便睡,一夜无梦。
第二天清早一出门,就看到跑马拉松,那个壮观啊。纽约马拉松俺也看过,不过“隔锅饭香”嘛,忍不住还是喀嚓起来。
1)得,先踩了一脚狗便便,又吃了两颗卫生球。那翻白眼的老哥估计在说:“Lookthissillytourist!”
悠闲地吃罢早饭,还是FIRSTTHINGFIRST,先去索[
阅读全文]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049/5261553581_c314282207.jpg?v=0)
好久没有絮叨流水帐了,止不住又要叨叨几句。
最近瞎忙,没头没脑的。节日就在转弯处,好像也没做什么准备。不过,工作中饭局不断,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嘟噜嘟噜说个不停,提醒我节日的存在。朋友圈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些小小的餐聚,温暖自在的那种。
上上周末,代表公司去参加一个活动,居然抽到一份奖品!图个好彩头吧。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包装实[
阅读全文]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49/5259583796_e1fb0eecfa.jpg)
格林纳达坐落于SIERRANEVADA雪山脚下,从古至今都是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重镇。
去格林纳达的游人当然都是奔着举世闻名的阿罕布拉宫而去(ALHAMBRA,阿拉伯语是“THEREDONE”的意思)。从1238年Ibnal-Ahmar称帝Nazzri王朝,到1492年兵败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这里都一直处于摩尔人及其后代的辖制之下,所以无论是ALHAMBRA宫还是整座城市,都带着迷人的阿拉伯色彩。
从[
阅读全文]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67/5242976548_5ba6fae4d3.jpg?v=0)
据史书记载,马德里和西班牙的很多地方一样,曾是摩尔人的领地。据说马德里的名字来源于穆斯林词汇Matrice,特指一条流动的水渠,现今的CalledeSegovia大街。
1561年,FelipeII(菲利普二世)迁都马德里。马德里的主要建设始于十八世纪,尤其是卡洛斯三世当政时期。皇宫及周边的东方广场、皇家剧院都是那个年代完工的。丽池公园(RETIROPARK)也得到大规模整修。
西班[
阅读全文]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248/5242378901_f1258a2bd7.jpg?v=0)
对欧洲向往已久,却一直没有时间成行。每年回国探亲用去大半假期;孩子春假再举家休闲一下,就基本告罄了。总算等到年资够长、假期够多,也空巢了,可以开始自己的journey啦!
原先计划感恩节期间去伦敦、巴黎,但伦敦的朋友说十一月底是最湿冷的季节。冷不怕,但湿很让人烦恼。于是把眼睛往南看,一下就锁定了西班牙–那充满阳光和热情的地方。
九月中旬[
阅读全文]
之一:出发前的晚上,往洗漱用品包里塞东西时,不曾想剃刀的保护套脱落了,右手中指尖生生被切掉一块(小小的啦,不过也是十指连心)。只好竖着中指飞车到药房买消炎药,很是有损形象。不过不觉得沮丧,反而暗自有点高兴。为什么呢?我迷信啊,觉得这小小的“灾”就会cover一切,旅行中不会再出问题了。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之二:去马德里的飞机是24号晚[
阅读全文]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92/5190680155_84cbf34b44.jpg)
前一阵想挑战自己的着装风格。有成功的尝试,但更多的是找不着北。于是决定还是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这不,赶上J.CREW减价,淘了几件,给大家看看玩玩。
喜欢这件黄花衬衫,丝棉混纺,特别轻软。实物比照片鲜亮。今天上班这么穿来着。回家就宽衣了,不够淑女,见谅。
黑色开司米开衫。前襟的一排毛绒其实挺好看的,照片上怎么看怎么觉得怪。没换里面的衬[
阅读全文]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90/5170467159_4fdc754628.jpg?v=0)
上星期公司印度同事庆祝DIWALI,活动搞得很成功。我写过我的印度情节,熟人问过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喜欢印度,所以有印度好友,还是反之?也有人说我的几个好友都是二代三代什么的,不代表这里乌泱乌泱的IT印度主流……
Anyway,反正印度在我心里是诗是歌,是彩色的纱丽,是神秘的恒河……虽然知道现实不是如此,但还是愿意如此想像。
言归正传[
阅读全文]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252/5146709043_77710b334c.jpg)
两周前,有机会参加了一个慈善晚会,当天请到的speaker是专栏作家AmyDickinson。
多年来,我在公司对各项公益活动都算热心吧。公司偶尔也给点小甜头,慰劳一下我等工会大妈们。晚会是当地的一个妇女慈善组织的总结会,我们是赞助公司,也分得几张票。
AmyDickinson是著名的advicecolumnist,供职于《芝加哥论坛报》,但她的专栏”AskAmy”被全美近200家报纸授权刊登。同时,[
阅读全文]
刚才,看到晴天关于《EatPrayLove》的读后感,以及她和大家、和盈袖、和我之间的交流,心里充满感动。
说实话,这本书也只是一本女性的心灵对话而已,我个人也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深度和力度。但是,让我感怀的是一本书、一个故事,可以让人们有心的交流,这是值得珍视的,至少于我是这样。
我曾经觉得自己是爱书之人,但是,读得很浅、很少。多年来,一直很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