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猫了一冬天,出去蹓跶了一下。
这次出游,如果我说“说走就走”有点夸张,但确实是一次“拍脑袋”的闪游。
决定源自于和退休老同事定期的咖啡聚会。三月中那个周末,握着咖啡杯看着窗外阴冷的冬景,我们聊到旅游。老同事曾在泛美航空任职,利用员工优惠,先后去过43次欧洲。虽然都是都是蹭机短游,但这"43次"着实让我羡慕不已。泛美虽然倒闭了,他们老员工的退休金福利依旧;他加盟我们公司也有退休金/pension;于是现在他拿着两份退休金、加上社安金、加上自己的401K,单身一人可谓钱多得用不完,人却再没有了旅游的愿望。不是体力问题,他一直打高尔夫,就是失去旅行兴趣了。“老”是个可怕的东西,会吞噬人身上很多资质和乐趣。
那天他聊到尼斯,我的脑子里“叮咚”一下。
回家开干!两台电脑,一台报税,为补交的税款心头滴血(不过看看现在股市这个样子,反而该为适当抽身庆幸了);另一台搜机票酒店。那真是一个酸爽无比的周末 - 酸是心酸:中产韭菜,辛苦搬砖的钱被山姆大叔一把把地薅;爽是心爽:要出去玩了啊!
尼斯七天:住在尼斯,每天去周边蔚蓝海岸逛逛,共去了六个小镇,并出国逛了下摩纳哥;巴黎三天:看看重新开放的圣母院大殿,剩下的时间就假装自己是悠闲的巴黎人,闲逛发呆。一如既往全程公交。
去年波罗的海的游记游记又烂尾了(肯定会补上,就是不知何时~),这次准备一口气写完!准备写五篇:(一)美丽尼斯;(二)蔚蓝海岸;(三)重返巴黎;(四)墙画之旅;(五)衣食住行。列在这里立个志~
1)南法蔚蓝海岸,从飞机上匆匆一瞥就感到不负盛名。
2)尼斯机场在海滨大道的最西边,飞机起降从海面腾空而起,很有气势。这是从机场进城的出租车上拍的小鱼雕塑,一路沿着海岸开进城区。初见尼斯,心生欢喜。
提到机场交通,我先给尼斯公交点个大大的赞,写到“衣食住行”篇再展开。尼斯相当大,但游客也就在海滨大道、城堡山、老城等地转悠,走路都可到达。走累了坐公交歇歇脚是好选择。买个充值卡或者下载一个手机app,每个单程不论远近1.7欧,74分钟内还免费转车。这么亲民的价格不仅走遍尼斯,还涵盖了蔚蓝海岸各个小镇,简直太便宜太方便了!机场离城市中心区区几公里,L2号轻轨的往返票10欧(机场机器只能买往返票);网上有攻略说走出机场就可以用1.7欧的公交票了。我们老胳膊老腿坐了长途飞机,还是叫了出租去旅馆,进城的出租统一价格36欧。
3)海滨大道 Promenade des Anglais,别称Walkway of the English,是18世纪英国人出资兴建的,现在是闻名于世的尼斯地标之一。
4)老帅哥和他的狗
5)海滨大道上很多雕塑,其中之一“人形海鸥”。
6)海滩上的女孩。远处的小山是城堡山,可以登高望远;城堡山脚下,或者说从海滨大道的东端任何一个地方向里面走,就是尼斯老城。
Vieux Nice/尼斯老城很迷人,蜿蜒曲折的小巷、红粉和明黄相间的老屋,兜兜转转迷失其中就是最好的玩法。
这七天里,去了老城N次:吃饭、看景、逛市场,回来发现照片却很少。也好,现在出门拍照少了,自己玩得更专心和静心。只是写游记时会有点负疚感,觉得没有展现应有的美景,误导读者了。转念一想,拍多了又如何?我的手机渣片贴不贴也无所谓的。
7)老城街景之一
8)大教堂
9)教堂内部
出租司机告诉我们说老城叫“意大利城”,被梅塞纳/Messena广场其东边长长的公园隔开的北部城区叫“法国城”。也难怪,尼斯长期以来归属意大利,近代才划归法国,整个城市都有着浓浓的意大利风。
10)老城里的意大利小店铺
11)老城的大市场Cours Saleya,鲜花、蔬果、香料、蜜饯、手工艺品、旅游产品......包罗万象,逛起来很有意思。走过路过不会错过,就在老城靠近海边一溜。
12)这大市场每天都是农贸市场,但周一改弦更张变身为跳蚤市场。我们周一特地去看了。
13)华灯初上的老城,逛起来别有风味。
14)好乖好乖的小狗狗
14)老城是一个三角形地带,东起城堡山,西端尽头就是尼斯的地标广场梅塞纳/Messena广场。广场很大,地上的黑白花砖很有特色。Tram一号线从中穿行而过。
15)广场尽头的喷泉
16)掌灯时分,可以看到跪坐在灯柱上的七个雕像。这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艺术家Jaume Plensa 2007年的作品“CONVERSATION À NICE”,表达了世界七大洲之间的沟通愿望。
17)广场边上某个红楼是国人喜爱的“老佛爷”百货店。我们在尼斯赶上唯一的下雨时分,就去了老佛爷顶楼的咖啡店避雨,也算跟上了网红们的节奏。
18)广场东边是长长的一溜街心公园,隔开了老城和北边的“法国城”。公园的喷水池是孩子们的最爱。
19)“法国城”这边的建筑比较像巴黎,华丽而雅致。
20)果实累累的桔子树,让我想到了西班牙南部风光。
21)宠物服饰店。可惜,带着小米来欧洲居游的理想没有实现。
不知是人品爆棚,还是老天爷怜惜我们出一次门不容易,我们出游时天气总是很给力,这次也不例外。只是到尼斯的第二天阴天,还下了一阵雨,于是利用这个时段去看了两个博物馆:夏加尔/Marc Chagall博物馆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博物馆。都在城北,有点远,得坐公车去。可以先去马蒂斯博物馆,然后顺着下坡走到夏加尔博物馆(不想走也可以坐车下坡)。
22)马蒂斯博物馆,贴两张。
23)夏加尔博物馆,也贴两张。夏加尔的这个馆收藏颇丰,我很喜欢。看完画作还可以去展厅看大师的生平电影。老人家和那些潦倒的艺术家不同,在世时就功成名就,这个博物馆就是给他的86岁生日礼物,然后老人家97岁寿终正寝。影片中活得通透潇洒的老人家谦称自己不会画画,就是从灵魂里有作画的需求,然后“我就画呀画”~
看完画展吃个海鲜大餐。尼斯的美食,会另起一篇。这里先贴个百年老店Cafe de Turin的海鲜拼盘。她家近年成为网红店,多语种菜单还包括了中文的。
24)我们跟着邻桌叫了大拼盘。说是双人份,但对我们来说实在太大啦~应该自己按喜好配几样即可。好在吃不完的熟食打包回去热热,味道一样不错。她家的生蚝特别肥美,推荐给同好。
25)上面的海鲜店离尼斯港很近,就在Garibaldi广场上。这里也是很多出城的公车的转接处。下图是广场上的巨型雄狮。
说了吃,再简单说说住,详情等“吃住篇”再展开。尼斯的地标酒店Le Negresco,位于海滨大道上。拥有者Jeanne Augier女士是个传奇人物,也是积极的艺术收藏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她一直和她的狗狗们住在酒店顶楼,直到95岁高龄去世。
26)酒店里充满了老太太多年的收藏,多达六千多件,其中不乏精品。
27)酒店的早餐非常丰盛,吃完了出去蹓跶大半天都不会饿。下午回来再去spa泡个澡,如果还有兴致,可以近水楼台订上酒店附设的餐厅继续享用美食。
嗯,说到吃喝就刹不住~
说了半天“城堡山”,上去看看。可以坐免费电梯上去,也可以沿着依山而建的阶梯边走边看景。
28)山顶是个公园,可以看花看海景,再吃点东西歇歇脚。
29)在观景台遇到一位来自美国的艺人,他和几个越南游客相谈甚欢,据他说早年走遍了东南亚。我随喜一点,他也会用中文说“谢谢”。就那么一个锅盖一样的东西,被他敲得或激扬或婉约,也是本事。
30)远眺天使湾
31)老城尽是红屋顶
32)尼斯港
33)“我爱尼斯”!
34)尼斯七天,说“玩够了”是不可能的,但看我笑得这个傻样子,就知道自己还是心满意足的。在尼斯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喝杯咖啡,准备去巴黎了。
下篇将展开尼斯周边小城小镇和摩纳哥的游玩经历。
谢谢大家,祝新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