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和经纪人在阳台晒太阳。
我说:以前芝麻绿豆大的事你写个没完,流水账写成黄果树。现在坊间铺天盖地都是抗疫日记,你怎么不掺合?
经纪人闲闲地问我:写什么?
我说:写写对宏观形势、中美关系的看法?要不聊聊金小胖、原油宝?你不是天天看新闻吗?据说以前还喝过"一勺"水?
她说:都忘了。
我说:那秀秀居家生活或才艺?我看人家都[
阅读全文]

儿子2月5日从北京回美,一晃已经两个月了。
从他成年后,第一次全天候相处这么久,幸福感真正是看得见摸得着。每天全家一起晒晒太阳、喝茶喝酒、谈心聊天、看电影看剧......若不是电视里不断播报令人揪心的新闻;若不是网上或微信里时不时跳出三观分歧、族群撕裂的讯息,居家禁足可谓是难得的慢生活。
现实很严峻:纽约似武汉,我们居黄冈。我们郡巴掌大的地[
阅读全文]

今年一开年就各种过山车坐个够,一眨眼,四分之一都快过去了。环顾四周,股市熔断了,病毒泛滥了......
我昨天和佛州闺蜜聊天说:"幸好一月初去你那儿度了个小假,想起来还是个亮点。"回头看看,我这三个月过的呀......一月份担心国内亲人:儿子自驾游艰险重重,妈妈时常得去医院简直就是去虎穴;二月份儿子辗转回美团聚,全家自觉禁足;自家的炸弹没爆,[
阅读全文]

股市熔断,病毒泛滥......还是逃避现实,扎到书本和电影里算了。
最近看了些书和电影,挥之不去的是《Burning》。2018年的韩国影片,曾在嘎纳电影节得到破纪录的3.8影评分(满分4分)。
看后开始想很久都没碰的问题,或者说自以为"成熟"以后就不好意思再碰的问题: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们干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或忙碌或欣喜或焦虑或颓废,真的有意义[
阅读全文]

儿子月初从北京取道韩国回美,我们全家禁足两周。后来出关了,病毒又跑得哪儿都是了,只能继续猫冬。
儿子正好做他喜欢的几件事:看电影,喝红酒,做美食。我也一个多月没进办公室了:先是自己感冒,怕一咳嗽吓跑大家;然后全家闭关;然后美国也风起云涌了......
于是,全家全天候腻在一起,每天中午和晚上几乎都是儿子主厨。
他喜欢做牛排,尝试不同的火[
阅读全文]

这个正月过的,想必我们每位华人不论身在何方,不论心归何处,都是两个字:糟心。
疫情不减,人道危机;文亮黯然,公信何在......
这样的非常时期让我沮丧。除了惦记故国家园、牵挂至爱亲朋;除了祈愿一切慢慢转好,我无能,无力,无措......
写个小浪花,说说我们家在疫情下的生活状况。
***千里奔袭,万里归家***
儿子回到美国家里了。
上一篇说到,儿[
阅读全文]

先贴点吃的,说点别的。
***破五***
昨天初五。在家上班,中午煎几个饺子吃。自己包的,放心吃。
***追剧***
闺蜜策反成功,基本不看国剧的我看完了《庆余年》,又乘胜追击看完了《琅琊榜》。
也不能把功劳全算闺蜜身上,我看庆剧也出自好奇:为什么这么和我们老范家过不去?犯贱、犯嫌、范思哲、范弱弱......猫腻老兄您未成功的初恋情人可是姓范?
[
阅读全文]

(注:2,3,4篇还没有写。先跳到美食,原因有二。一是于我来说写美食最有干劲;二是征得闺蜜同意,我想去私房发一篇她的美食加我的絮叨,也算这次美好旅行的一个纪念。)
这次去佛州过周末,住在闺蜜家,从进家门吃到去机场之前,尽享口福。
我俩一起长大,双方父母是同事,两家住一个大院前后楼。在那个"攀登科学高峰"的年代,身为知识份子的父母们自[
阅读全文]

上周末去了南佛州。原本计划家庭游,人相逢狗相聚,回来让小米写游记。不曾想米粑公司突然有金主来访,必须去陪聊。于是退了租车和旅馆,我一个人轻装飞去了闺蜜家。
感谢闺蜜夫妇的精心安排,短短三日有张有弛,丰富有序,让我看到了阳光海滩之外的美丽南佛州。
闺蜜知道我是墙画迷,安排了半天去迈阿密WynwoodWalls,这是一个成功的街区改造项目。原先这个区[
阅读全文]

看到山丘妹过节的帖子,我也跟一个。尤其喜欢她"嘉里敦"的说法,让窝家里猫冬这个事儿顿时显得很洋气很浪漫。
以前我年底总想出门,还得费力协调假期。近年觉得年底上班,让老板同事们放心休假,也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年底工作上没有任何大事,进办公室就是呼朋唤友大吃二喝;在家看摊的日子则更是舒服自在。
我有位同事曾是专业摄影师,每次看她发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