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2024 (69)
这个周末做了件有意思的事:和好朋友家联合办了个yard sale/庭院拍卖。
这边的“庭院拍卖/车库拍卖”是挺好的社区文化。旧物循环利用,卖家能亲眼看到自己曾经的爱物后继有人,很欣慰;买家呢,那种淘的过程很有乐趣,而且很多旧物是店里压根买不到的;从持家的角度,买到实用的东西,省钱也立竿见影。更不要说在晴朗的天气里卖家可以呼朋唤友搞个小聚会,和邻里聊聊天联络感情;买家一路兜兜风,花点小钱得一堆小物件回家或使用或把玩。情绪价值拉满,对两边都是乐。
刚来美国读书时,我从yard sale 淘到过不少价廉物美的家居用品,还能买点小摆设给漂泊中的寒舍增添家的温暖。我至今留存着一个装坚果的小木盘,就是平生第一次逛yard sale的收获。
后来工作生活稳定下来,我依然会驻足邻里的yard sale。虽然知道应该“断舍离”,虽然总被家人诟病“把别人家的垃圾搬到自己家”,我还是喜欢这种逛逛看看、和邻里聊聊天、再淘点小东小西的轻松感觉。
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这个喜好,我在网上也秀过淘来的小东小西。真要认真写,那必定是连载啊~
但我对自家的旧物就懒得折腾,基本是大扫除时打包捐了了事。这次有朋友做主力,我们决定尝试一下,自己图个乐,也算回馈社区。
两家书生,突然有了“做生意”的兴奋劲,事先开了碰头会、登了广告、插了告示牌,磨掌擦拳的~
地点定在我家的车道。我们家住在“工”字型中间那一竖,一条笔直的小街,本身不是交通要道,但从南北两横街拐进来很方便。我们镇子也比较宽松,办yard sale不必申请,只是插牌有些规定(比如不能贴电线杆上、事后要及时移除等)。
周六早上我们还在摆桌子拆纸盒,就陆续有人来啦,后来大半天就基本没断过人。“早鸟”们都是认真的“淘客”,他们往往事先看了广告、设计好路线。一路扫货。
没想到大家来得这么早,我们跟头把式地就进入“大买卖”了。没顾上好好拍照记录,但我们的东西真不少,既有男人们喜欢的小工具、小电器、高球杆;也有女士们爱看爱淘的小首饰、小包包、家居装饰;有实用的衣物鞋帽给有缘续用的人;也有小资的薰衣草、小盆栽、多肉植物……
开张啦,开张啦!摆货时随意拍了几张,中间那张还顺了朋友的。事后朋友也说“都没顾上拍照”。
我们也没亏待自己,摆了张小桌,晒着太阳聊着天,吃吃喝喝,倒也不枯燥。
两位附近的好朋友早就准备好来给我们助威助兴,正好也算个朋友间的小聚会。她们还给我们带来美味的中饭和点心:一早现做的烧卖、特地在唐人街“大班”买的甜点。真是感谢她们啊!解了我们燃眉之急:不断有人来,我们真是忙得吃不上饭。
更让人惊喜的是,来了一位贵客:我和送饭的两位朋友当年的房产经纪人托尼。他当年帮我们三家各自买到了心仪的房子,一晃二十多过去了。岁月如梭,他已是年逾八十的老人家了,再次相见格外高兴!
我以前提过,托尼是我“淘宝”的引路人:那时他常带我们边看房边淘宝。搬来住定后他曾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他家地下室摆满了各类淘来的物件,他说以后退休后想和朋友合伙开个古玩店,这些留着做准备。这次太惊喜了,大家叽叽喳喳抢着说话,也没顾上问他开店了没有。
你们猜怎么着?周六成果斐然、意犹未尽,周日我们再接再厉又搞了半天。
大功告成,必须来一顿庆功宴~
我另一位朋友住得远,她周六不间断地远程给我们打气加油~事后打趣说“你这是淘宝淘得开心,卖货卖得上瘾。yard sale产业链两头你深度体验啊”。
可不是嘛,整条产业链都被整得齐活了呢~
总结一下:
1. 根据我常逛yard sale的经验,客观地说,我们这次的可算上乘:货品比较丰富;品相都很不错,干净整齐,很多东西都带原包装;标价相当合理;卖家态度也好 - 既不过分热情,也不冷漠,也接受讲价。但我们还缺一些好卖的种类,比如小件家具(只有两件)、厨具、玩具。
2. 货品销售总结:
卖得好的:工具、小家电、小件家具、高尔夫球杆、灯具、包包(徒步背包、女士背包、尼龙小包都有市场)、装饰性首饰和手表、毛绒玩具(一件新的,第一个被看中)。没想到的是一些文件夹,原本以为电子时代没人用了,但一开张就被买走了。中国风的绣花小钱包很受欢迎(但靠垫不行,最后还是让国人顾客买了)。
中等的:衣服鞋子 - 全新或基本全新的、别致新潮的都好卖;性价比好的(比较贵的靴子或者新潮的球鞋)即使很旧也行,毕竟便宜。有特色的小茶壶、小杯子或者玻璃酒杯也不错。薰衣草花束和装袋的有销路,但顾客群还是有限。
卖得不好的:镜框 - 不论是装饰画和还是摄影作品,不论大小,都滞销;圣诞用品;装饰品(瓶瓶罐罐,蜡烛等)。肉肉卖得不好,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们的价格和店里比太有优势了,看来是顾客定位问题。
3. 看人的乐趣
各路看客和买家,即使匆匆走一圈,也能看出性格,挺有意思。有的爽爽快快买了就走、有的拿起放下几经掂量、有的反复讨价临走还要饶一件~
就如我以前自己逛yard sale的观察:最爽气最认真的是一早就结伴而来的南美裔买家们,他们应该都是看好广告,把周末淘货作为一种活动,家人朋友结伴而来。他们喜欢实用的物品和衣服包包,看上就买,基本不还价(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许说明我们订价偏低?无所谓了)。
看到自己的物品给有缘人看上,真挺开心的。比如朋友的几支球杆被两拨年轻人买走,我们估计他们初学,花费很少用上趁手的杆,以后再升级,挺好的选择。我以前淘的一个野营徒步背包,嫌大,但也没舍得捐,这次被一位年轻人买走,正好。
以后还干不干了?干啊~我已经征招了另一位朋友了,她家里有玩具和孩子的衣服,下次可以补上缺口。
给听我啰嗦的同学们献花。家里的天竺葵又开了一茬,四大盆,实物比照片壮观。自己精心保存过冬后复花的,特别珍惜。
谢谢看帖。祝愉快!